孩子不聽話我真的是受不了,就會吼他。
孩子不聽話就吼他,他現在不聽話,我就會打他。
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都是你,家跟豬窩一樣,你說你還是小時候不聽話,現在不還是個孩子,你一天天在外面長大的,長大的跟你一樣,你要好好聽講,聽你的話,好好學習,我們老了,別在外面玩了。”
“每天就知道玩手機,回家你也不好好寫作業,你看看你的成績。”
這里想說,如果你的孩子問你,你會怎么回答?
我想說,你千萬別搖頭。
因為這個時候你說什么你的孩子都會覺得你在敷衍他,他的感受就是你不相信他,你不知道他的感受,你說出來,他感受到的只有壓力,所以他,然后他會關閉了心門,不理你。
而你,如果表現得好像他沒有聽你的話,你就會覺得他非常的不理解他,也就更加覺得他很不把你當回事,這樣的溝通,只會把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你說話。
那他說的話,你就會越來越不想跟你說話。
也就是我們說的,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學會傾聽非常重要。
你要知道他不聽話的背后,有沒有動機。
知道了原因,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是要知道孩子為什么叛逆
?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被認同,需要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得不到滿足,那么他就會產生叛逆。
叛逆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社會化的一種方式,是孩子適應人際關系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
進入叛逆期,孩子會慢慢變成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慶幸。
叛逆期是孩子自我意識顯現的一個重要階段,孩子會通過各種方式來體現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三個叛逆期內,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如:
1.表現出對獨立的渴望;
2.對父母的“命令式教育”很反感;
3.容易和父母唱反調,你說東他偏要往西;
4.喜歡挑戰父母的權威,愛和家長對著干;
5.喜歡用“叛逆”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6.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
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對于孩子的管教方式依然會隨著年齡的變化有所變化,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些變化卻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不聽話”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想法,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許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也許不能接受孩子的缺點,但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尊重孩子的個性,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尊重他的意愿,鼓勵他。
所以,尊重孩子,我們要學習更多地了解孩子,知道他需要什么。只有當孩子感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才會真正的明白自己是誰,而不是被父母掌控的“木偶”。
多給孩子積極正面的暗示,才能激發他的內驅力
鼓勵的前提,其實是發自內心的認可
。
為人父母,應該多多認可孩子,比如:
當孩子主動把玩具收拾好時,一定要對孩子說“你是個勇敢的人”;
當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一定要對孩子說“你真的很棒,你是個優秀的人”。
當孩子在生活中犯錯誤的時候,千萬不要總是打擊他。
要對他說“你能行,你能做好”。
當孩子做了錯事,要對他說“你能行”。
當孩子獨立意識增強了,就能自主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就會變得更好。
“懶”是孩子在經歷挫折后,給自己定出的目標,而不是被父母催促著完成的。
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其實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