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不聽話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權,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承擔后果,讓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說到這里,很多父母都會說:
“我很生氣,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自己有權利管教?!?/p>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管得太多了,什么都管不了?!?/p>
“孩子小時候頑皮,我只要不順著他,他就一直哭一直鬧,我只好平時上班不在家時,就把他當做‘小寶寶’來看待,現在他稍大一些了,我就又省心了?!?/p>
“我家的熊孩子,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來不曾答應,還跟我頂嘴?!?/p>
“無計可施,只能干瞪眼。”
親子關系中,父母是權力之爭者,孩子是弱勢群體。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面無表情實驗
”:
當實驗人員準備發怒時,把情緒立刻傳遞給實驗員,讓他去平復情緒,可是實驗者越多,情緒越趨于穩定,最后的實驗者覺得受到的刺激越豐富,越能把問題解決掉,最后的結論就是他越能正確地理解問題。
雖然,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與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卻不自知,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
哪怕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還是那個小時候對父母的管教方式,是他可以接受的教育方式。可如果父母還是這樣教育孩子,那他就會在心里給自己種下一個種子:我這么做都是錯的,我都得不到認可,那我還能有什么好臉色生活呢?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不要總是直接上去教訓斥孩子,也要學會正確地引導孩子。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里說: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是他走向成熟的標志?!?/p>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前,作為父母的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么,十之八九的結果就是孩子被激起強烈的叛逆,不聽話。
父母要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中說:“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只有父母不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溝通,才會產生的叛逆,才是真正的叛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一方面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很容易有沖動,再加上客觀原因,如果孩子心理還不成熟,很容易出現沖動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生理因素的變化,也會出現叛逆行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不聽話,把叛逆誤當成孩子青春期叛逆。但其實只有經歷過叛逆期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真正的幫助孩子。
如果孩子很聽話,他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家孩子不聽話,我該怎么辦呢?
其實,這時候家長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反向思維。
也就是說,當家長想通過教育讓孩子聽話時,他是在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執行,但是孩子卻有自己的思維,他有自己的感受,他是在嘗試著和家長“一起做事”。
所以,家長要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少評判他。
這樣孩子才會認可父母,和父母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樣孩子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著父母,想著父母,在心里能夠支持他。
當然,在和父母溝通的時候,家長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畢竟是家長,教育孩子時的內容就是他的人生觀,他的想法就是真理。
另外,在溝通的時候,不要說一些負面的話語。比如說:“就你這樣的還想考大學?”“你這輩子是要個這樣的人嗎?”“我跟你爸這么辛苦的工作,還不是為了你,你就這么沒出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