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不聽話是天生的?
對孩子不聽話有 過多干涉
■ 王宏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育兒專家王宏建:
把他的孩子放學回家后,他會讓孩子自己玩一會手機。
等到飯點后,等家長收拾完碗筷,準備吃飯時,卻發現孩子又在玩手機。
這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批評孩子:
玩手機,能有什么出息?就知道浪費時間,學習也耽誤了。
但是往往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這是多么不現實的事情。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長大了才能掙脫父母的掌控,才能做自己的國土。
但是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自己卻做不到,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想要孩子做到自己首先要先做到,不想讓孩子做什么事情,自己就要做好榜樣。
為了讓孩子少玩手機,父母自己也要做到不玩手機。
記得女兒今年剛上初中,新手機剛開始流行兩天就有很多孩子跟風模仿,她也想要一部自己的手機。
但是由于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所以當時她就沒裝著。
等到假期一開學,老師接到了女兒的電話,讓我去一趟學校。
聽到這個消息,我才知道女兒是在學校宿舍的集體宿舍里玩手機的。
一開始女兒還以為是手機壞了,就不聽學校的話,還偷偷將手機藏在了學校的枕頭底下。
后來聽老師說女兒上課經常睡覺,被老師發現了,于是讓女兒上交手機。
結果這件事情被女兒跟老師說了,老師也批評了女兒,結果女兒跟老師頂嘴,結果老師也沒有管,結果女兒就徹底放棄了。
我也不知道女兒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事,只是猜測她會不會是在學校做出過激的舉動。
后來通過聊天,老師告訴我,女兒在學校經常說一些讓我難以啟齒的話,比如“你可真笨”“你怎么這么沒用”。
我一下子就很難過了,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愛孩子,從未想過她會這樣,我一直覺得她跟我意見相左,從來沒有想過她會這樣。
難道真的是我們平時太過于寵溺嬌氣了嗎?難道真的是我們家長太嚴厲了,而這個被寵壞的孩子,真的不是孩子嗎?
看著女兒的眼睛里,滿是委屈,我就知道,她真的想不到,她想要的僅僅只是一個安靜的女兒,而不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好友說,作為父母,她真的很心疼那個懂事的女兒,至少她在心里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可是在孩子心中,卻覺得爸爸是個不稱職的爸爸。
孩子從心底里認為,爸爸關心的是她的成績,而不是她這個人,她為了讓爸爸喜歡自己,選擇了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用學習成績來換取爸爸的喜歡,讓爸爸有了更多的責任感。
就像劉若瑜說的,在被要求長大成人的年紀,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強加給他一個什么,而孩子也將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工具,然后將孩子變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孩子喜歡看書,父母就可以和他一起徜徉在書的海洋中,一起討論書籍的內容,感受書中人物的情緒,通過這種方式來感染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往往不是一定要孩子取得好成績,而是只有快樂的生活,在這種愛里,孩子也不會感到孤獨,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與其施以暴力,不如冷靜思考,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水軍老師,您好!我是來報恩的,這個暑假里,您過來陪我了。”這是大連的陳母接過兒子的電話時,對于兒子的回應。
“我已經知道您的名字,想讓您多陪陪我。”陳母打開門,看到陳母跪在家門口,眼神中流露出無助的慌張和痛苦,仿佛被什么所包裹著。
而另一個十來歲的兒子卻在一旁痛哭啼哭,因為“被老師冤枉”而被同學叫了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