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不懂禮貌又不聽話,這是我跟她說的第一個問題。
她7歲的小朋友,就有一些不禮貌的行為,比如說咬人、打人,但是我知道她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叛逆期,還不懂得如何拒絕他人,就開始從家庭環境的影響里慢慢地學習了。
雖然我不是很贊同她們這種行為,但是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孩子的問題。我女兒有一天會主動跟我說,她跟我說:“媽媽,今天我被老師批評了。”我就笑著說:“沒事,我們全班同學都沒有批評你,說明老師還能關愛你。”我女兒點點頭,對我說:“媽媽,我們班主任說了,即使是批評也不要私下去說。”我在女兒的日記里也寫了女兒的日記。我也會忍不住,在女兒的床頭藏隱私起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女兒上高中的時候,我在她的床頭柜里放了一本日記本。女兒告訴我,那個日記是班長寫給她的,是她讀給同桌的,是全班同學寫給班上一位男生的。因為那個男孩是班長,所以特別看好她,幾乎每天都會在她身邊關注她。
有一次,女兒因為數學考試成績不好,她被老師批評了,還被請了家長。因為她平常確實很調皮,考試的時候也是不認真,總是愛做小動作,還經常被老師批評。她回到家后,就在父母面前表現得特別乖巧,跟他們說話也是嘰嘰喳喳喳喳喳喳喳不停地說個不停。
突然有一天,這個孩子因為幾次考試不及格的經歷變得不再愛說話,而且開始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感,再也不愿意主動跟父母說話。每次放學回家,爸爸都會問,“今天老師說你們考試了多少分?”“考了多少分?”“錯哪出錯了嗎?”“學習得怎么樣了?”這時候,孩子都會回答“還有進步了”“進步了”。如果孩子回答的話多一些,爸爸會眉眼含笑,并且表示贊同。如果孩子回答的話多一些,爸爸就會及時夸獎孩子,并且告訴孩子:“這次考得不錯,寶貝兒,爸爸真為你驕傲,這次成績你真得很棒!”“爸爸看到你真的很努力,繼續加油哦!”這樣的語言表達來自父母的肯定,而不是訓斥。
2.孩子會把父母當作朋友
孩子會把父母當作朋友,我們在指出孩子錯誤的時候,不要輕易地將其掛在嘴邊,而是要大方地將其當作朋友,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這樣孩子就會敞開心扉,向父母傾訴心中所想,父母也會試著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想法。
3.不要忽視了解孩子
孩子與成年人的關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疏遠。這時候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很輕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特別是身邊同學的影響。如果父母不及時和孩子溝通,不重視孩子的心理變化,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會漸漸地對父母產生厭倦。因此,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隨意翻閱孩子的手機、日記,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孩子的不尊重。父母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隱私,并且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待著想辦法。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而是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關上房門。父母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更好的和孩子溝通。
1、 和孩子共同協商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心平氣和的和自己聊聊,自己就要先做到心平氣和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父母要盡量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比如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你可以問孩子:“你覺得怎么樣?在我們規定的時間內,你能把手機放下嗎?”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更加集中精力的學習。而不是,一邊玩手機一邊學習,這樣做的話,只會加深孩子的厭學情緒。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如果他沉迷于手機,有些許只是一個原因,那是一個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父母需要去關注并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