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判逆不聽話家長怎么做?
孩子判逆不聽話家長怎么做?
今年5月1日,安徽一名7歲的小男孩,因為在家鬧脾氣,不肯去上學。媽媽不知道該怎么辦,媽媽感覺孩子在耍脾氣。爸爸又怕孩子鬧情緒,就讓他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媽媽就把孩子叫到跟前,讓他站著,他小聲的就開始哭。孩子還沒有上到3歲,這個孩子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爸爸不在身邊,只好把孩子抱起來,去哄,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把孩子慣壞了,為什么這么小的孩子就會生出這么大的戾氣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經過多方了解之后,這位媽媽和她老公各取所需,終于決定放下工作,專門在家陪孩子。陪孩子的時間,也就是三天時間。當媽媽說,在她去接孩子的那天,孩子哭了,原因是孩子放學后跟媽媽說:“今天我又被老師批評了,被批評了。”媽媽聽了之后特別的難受,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不停地安慰,安慰自己說,沒事的,你肯定是男孩子,就跟沒事的兒子一樣,誰都會有難過的時候,你要勇敢的對自己的孩子說出來。
聽了媽媽的安慰之后,孩子也覺得自己沒什么大的錯誤,并沒有被批評,而且也沒有感覺到被批評,然后就繼續開開心心地寫作業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第三個溝通的原則:父母要學會傾聽。
孩子剛開始對于一些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比較差的,所以經常性的事情會讓孩子表現的不開心,甚至開始討厭上學,這時候家長就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導致孩子不喜歡上學,甚至是討厭學習。
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的時候,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作出解決辦法。
首先,可以說孩子的想法也許是錯的,但是家長可以從中引導孩子,這樣的方法就是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找到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從而產生合作。
其次,要學會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關心。
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表達,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在受責備,這會讓孩子產生排斥的心理,所以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關心,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對自己很關心,這樣才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很重視,有什么事情也會向家長傾吐出來。
其次,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一定要放下所有的習慣,而這種習慣,也會讓孩子感到十分的尊重,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學會適當的去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孩子指手畫腳,這樣的話語也會讓孩子感覺十分受尊重。
再者,對于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一切。
最后,對于孩子們提出的一些問題,家長也應該要給予一定的回應,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替自己做主,這樣的話,親子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的和諧。
【今日話題】:在您看來,對于青春期的孩子,還有哪些事情是他們未曾做過的?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將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