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感到焦慮
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一個新聞:
河南信陽一小學三年級小學生的家長發給孩子的信。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六年級。
這位媽媽說孩子學習非常好,因為在每次考試前她都會幫孩子復習,幫孩子準備各種營養品,可是她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孩子,成績也只能排在班級中游,只能排在中等水平。
她說,每天晚上,孩子吃完飯,自己會陪著她坐到書桌前。有時候擔心孩子太累,她會幫孩子按摩肩膀、按摩肩膀,陪她一起做作業。
盡管孩子的成績并沒有名列前茅,但是她對孩子的愛卻一直都沒有變。
所以,面對孩子,她總是盡可能的給予孩子最大的包容,無論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她都會耐心的陪伴孩子,給予孩子鼓勵。
當孩子的狀態越來越好,她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獨自痊愈。
如果她對孩子的愛變成了畸形,就無法接納孩子的一切,也無法認同孩子的一切,更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
所以,孩子,我才會要求你讀書,希望你將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做著體面的職業,不要像她一樣,總想著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
我們很多父母,恨不得把一切都給孩子,讓孩子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幫我們完成夢想。
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
無論父母是否愿意,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產生“學習是我的事情”“父母只是為了我”的想法。
只有當孩子明白了學習的目的,才會主動去付諸行動,才能主動的去學習。
在父母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個有學習動力的人,不需要父母過多的督促,也能自覺學習,并且愿意去自我調節。
第二: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也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更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孩子應該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展自己的愛好。
第三: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
,讓孩子能夠在自己的計劃中,合理的完成學習計劃,去完成學習任務。
第四:不要對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
,如果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地給孩子減壓,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能夠輕松的學習。
第五:引導孩子勞逸結合
厭學的孩子往往都是學習的效率比較低的,而且現在有些孩子的學習時間非常的緊張,這是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問題,這種現象家長們要及時的發現,并且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
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應該過多的去強迫孩子,家長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幫助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該以身作則。
最后想說:
對于每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不作為,最終造成的后果要么是親子關系破裂,要么是孩子在青春期缺乏自信,要么是難以溝通。
孩子犯錯誤也是很正常的,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的是耐心的引導,但是為什么不應該被打一頓,因為他們心里總有一些心底里的小秘密,家長如果不知道他們,他們會把這件事情當作“私事”,比如早戀,打架,甚至是出去玩。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引導,孩子可能就會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