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第一天孩子很焦慮
2歲2歲孩子也很焦慮
我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很驚訝,因為3歲的孩子一年級的時候,還覺得非常奇怪,但到了二年級,隨著學習越來越輕松,發現這種情況還是能適應。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學習上也不太積極了,經常的出現在課堂上,老師提問,他總是答不上來,或者,也沒個回答對。
媽媽很著急,開始有些恐懼,給我打電話。
到了周末,因為周六,有可能是孩子要上英語培訓班的,于是媽媽從公司請假回來,帶著他到了公司,跟我一起去。
溝通完后,我才知道,原來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學習壓力太大了,然后學習比較好的同學,突然就跟不上了,就很有挫敗感。
我告訴他,不要急,慢慢來,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你看到他也在進步,都是最棒的!
當我說完這些話的時候,他沉默了。
過了一個月,他又來找我,告訴我說他已經完全不上學了。
原來的時候他是因為害怕去醫院被醫生抓走,被學校門衛處警告過,所以不敢去上學。
后來,他在整個暑假期間,幾乎每天都不去上課,不出門就在家里面打游戲。
到了某個暑假的時候,他還整天不出門,也不和同學交往,我們很擔心,就讓他在家整天宅在家里玩游戲。
結果他不但不去上學,還整天躲在家里玩游戲,把我們和他爸給氣得沒辦法。
后來,我們才知道,他打游戲就是為了放松,他現在整天沉迷于游戲中,根本就不想學習,一提到學習就各種煩躁。
孩子之前的學習態度都特別好,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就不想學習,還逃學,還經常撒謊說自己學習壓力大,考試成績下降了。
我根本沒注意到他的情緒變化,也沒注意到他沉迷于游戲,開始出現了心理問題。
特別是今年3月份,兒子的情緒從暴躁變得越來越消極,逃避學習,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不知道該怎么幫助他。
但我也不知道如何讓他能夠調整好,現在就來找我。
01 找到他的興趣,并幫他融入社會
我兒子是從小就喜歡看書,對閱讀也有很大的興趣。
幼兒園有一個演出的節目,就是讓孩子給大家表演節目,一個表演完,大家一起表演節目。
孩子很開心地給大家表演了節目。
我記得有一次,兒子在班級群里突然說,我要上臺表演節目,班里要選班長。
我當時并沒有在意,心想著,孩子只是一時興起,就應該鍛煉一下。
但是,兒子不情愿,他覺得那個表演特別好,要是表現不好,同學們會笑話他。
他就不想考了,反正就是沒什么好結果,表演班里也會被其他同學嘲笑。
我就給兒子說:
“這是你演過的嗎?來,媽媽給你看看,你是怎么做到的?”
兒子很感興趣,他就給我講解了他演過的表演之后,臺下的同學們都贊嘆不已,還有舉手的同學們說:
“你這個小男孩氣質,一看就是天生的,干啥都不行,現在我們家長要做好后勤保障,要給孩子準備豐盛的晚餐。”
在我的鼓勵下,兒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喜歡參加表演,現在學校表演榮獲一等獎了。
2、父母要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你看看人家小姑娘,多么開朗活潑可愛,你看看你,學習成績就知道學得好,看看你,怎么就這么沒出息!”
“爸爸媽媽總是對你失望,可是我們也不想因為你一次沒考好就對你特別失望。”
…………
但是,你知道嗎?在這些話里,你的語氣和表情已經透露出你對孩子的深深的失望。
讓孩子知道,在和孩子交流時,他已經失去了耐心,甚至被打擊到崩潰。
如果父母總是打擊、冷嘲熱諷,那孩子就會變得很敏感、很自卑,甚至在孩子心里埋下自卑的種子。
因為父母經常說打擊式的話語,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就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態,甚至會采取各種手段來對抗父母。
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都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因為從小被父母打擊,所以“破罐子破摔”
,不愿意面對父母,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的錯誤,一味地批評孩子,那么孩子就會自我否定、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父母總是以打擊、貶低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
而一旦被打擊,孩子就會自暴自棄,認為自己真的一事無成,甚至會變得越來越差勁。
孩子的心理產生自卑心理,自我否定,對父母產生巨大的恐懼心理。
即使是再優秀的孩子,也無法忍受父母的否定。
2)“閉嘴”讓孩子失控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當語言表達的“暴力”功力是真實存在的時候,孩子就會反抗,會頂嘴,會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