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孩子不聽話叛逆怎么辦?
在南充這所村子里,最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不讓家長們提“別人家的孩子”。一個7歲的孩子就做了個令老師頭疼的事,導致在學校里最讓老師頭疼的事是他不愿意去學校。
家里人為了不讓孩子出去玩,就讓他一個人在家。這個孩子一開始聽了可以大哭大鬧,可是后來被老師放學后,孩子回家后吃了個飯就回了房間。這個同學在老師的幾次家訪中發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在被老師罰站之后,這個同學之所以不愿意去學校,是因為他覺得老師會拿他當全班同學的面子,如果自己在老師面前被老師批評,會非常難受,所以他就不愿意去學校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這個孩子因為受到老師的批評,很可能就會產生強烈的厭學心理。如果孩子不想去學校了,父母也應該冷靜下來,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待他。而且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實際上,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跟父母有很大關系。如果父母能夠冷靜地跟孩子溝通,而不是一味的責罵,也許就能夠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問題的目的。
2、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至于心理疾病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如果父母長期不在家陪伴孩子,不及時疏導孩子,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抑郁癥狀,甚至會造成心理疾病。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的幫助,可以說決定了孩子的生死存亡。如果父母一再下不了結論,那么即便父母再也不在家了,孩子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對于孩子而言,也就沒有絲毫的危險。父母如果再犯這樣的錯誤,就意味著孩子的人生就毀了。
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如果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那么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檢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父母自己的言行不一致使孩子出現了不良的舉止,那么父母就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比如當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孩子向父母學習,同時也要反思自己的言傳身教。
如果父母沒有端正自己的品行,就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怎樣的人,那么孩子就不會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待人接物。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性格和想法,就更不會理解孩子的行為,也就無法讓孩子學會做人。
所以,家長要在孩子的成長中,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去為孩子做榜樣,培養孩子的好品行,同時也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孩子的好品行將會影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