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媽媽寫信
成都高新區 愛爾樂
文/徐淑雯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文/俞穎 郭百悅
焦慮情緒是每個家庭都會有的,從某個程度上,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首先,當我們發泄自己的情緒,把自我消化為心智障礙,也就是反省自己是否存在雙重標準:一個是沖動情緒極度激烈的媽媽,一個是聽話懂事的孩子。
就像我老公的爸爸,在咨詢室對我說的那樣,我很擔心他用過激的行為來表達我的情緒,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導致后面的情況。
他也曾說,想要他的情緒出口能夠多聽到父母說話,對孩子發泄情緒的途徑就是讓他們把情緒直接發泄出來。
當然,這些情緒不是你的錯,我的錯。
我對他發泄情緒就好了,我就不會陷入與他的情緒對抗中,因為我說了我的情緒,我是被接納的。
為什么要跟孩子進行情緒的流動呢?
因為我們的能量會周期性出現,當孩子受到情緒的控制時,他就會成為父母情緒的輸出單位,這就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對抗情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所以,如果你也能跳出情緒的循環,這種不受人控制的情緒會讓孩子無法平和下來,導致孩子的大腦沒有得到合理的發展,也就無法安靜下來學習。
所以,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情緒的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并且告訴他:“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你很生氣,我們之前是先溝通過這件事的,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
當孩子情緒平穩了,我們再來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回應孩子,孩子才會在家長的引導下學會梳理自己的情緒,才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冷處理”絕不是不講道理的教育方式,而是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進行交流,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他的想法,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
—END—
來源:初中(12)班 本文
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