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中心主任王克偉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表現》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河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基地主要招收厭學、抑郁、強迫、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等青少年心理問題學生,他們均面臨著嚴峻的學習和社會功能障礙。
那么,如何才能讓青少年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為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呢?
多年來,國際心理衛生協會曾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編寫了一份《美國國家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手冊》
一書。這本書的主旨是通過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并給出了簡單可行的方法。
01
幼兒時期:
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必經階段
2歲之前,孩子的自我意識未成型,一般是不會主動與他人進行社交,不認同他人的觀點,缺乏安全感。
2-6歲之后,孩子逐漸形成了一些主觀能意識,比如:喜歡助人為樂、從生活中的小事兒逐漸地明白,助人為樂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因此而喜歡上這種行為。
但也會有一些具體表現,比如孩子會通過破壞性行為、說狠話、和別的小朋友爭搶玩具等引起他人的注意。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家長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孩子學會交往,比如:
1. 教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
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說“不”,比如拿起玩具來告訴其他小朋友“該吃飯了”,“該去刷牙了”等,然后教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2. 教孩子學會分享
當孩子學會分享時,家長可以教孩子分享,家長可以根據這個特點來判斷如何讓孩子分享,家長也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引導孩子。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決定孩子年齡,然后教孩子學會分享,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分享分為:
3歲的孩子:分享給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的分享更有關系
1歲左右的孩子:
孩子已經會看動畫片,有些孩子看動畫片可能只是看圖說話,或者是憑借看圖說話,家長可以教孩子將自己想象的內容講出來。
1歲的孩子:
開始喜歡聽故事,有些故事情節簡單,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增加故事情節,鍛煉孩子的想象能力。
2歲的孩子:
能夠聽懂復雜的大道理,家長可以用講故事來鍛煉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歲的孩子:
能夠分辨出生字,會把自己的名字給家長讀,家長讀給孩子聽,讓孩子能夠準確的理解自己的名字,也能夠分辨出很多成語故事,家長可以用講故事來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如講故事,還可以讀一些簡單的童話故事,但這都需要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
4歲的孩子:
可以教孩子使用簡單的字詞表進行概括和排序,讓孩子明白簡單的字代表著什么,寫好漢字的背后的意義,把自己的名字寫清楚。
5歲的孩子:
可以照著家長的教子,和孩子一起學古詩,寫毛筆字,講故事,讓孩子對詩詞有了解,不再沉迷于玩手機,而是可以進行簡單的親子游戲。
這套學習法,效果特別棒!只需1個月就可以讓孩子從學習上和家庭其他人一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們在游戲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了。
一開始,我先給兒子把學習任務分成幾個簡單的小任務,做完后,讓孩子看看當天完成的有哪些。如:
第一個,是寫作文,練習寫作文。
第二個,是奧數題,練習冊上有個“不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寫完的”。
第三個,是做難題。
這四個不同的學習任務都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做到后,會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個,是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對這個學科知識的考察,也是提高孩子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
第五個,是科學應用。
現在初中各科的學習都在深度、廣度、深度和難度等方面進行考核,題目的難度都在不斷變化,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變化。
所以家長要注重對孩子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孩子學會學習,懂得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文是個數學科比較差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但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那么,家長可以讓孩子在課后做一些有趣的習題集,跟著課本學會解題思路,熟練掌握這個知識點,
當遇到同類型的題目時,小文能按照老師的方法回答出來,當然,如果這個方法也不適合孩子的水平,那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找到合適的方法。
再次強調一下,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時候,自己先要沉下心來,不要輕易受外界的干擾,把心思放在別的事情上面,不要時不時地干擾孩子,
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也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
最后想說: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監督的作用,但是在監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