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中考近 家長焦慮
昨日中午,收到這樣一則消息:西安公辦實驗小學的老師在中午做給家長的微信,放了學通知,家長會不無驚恐地到校門口等待。沒想到這消息真是叫人不淡定。家長納悶:那學校不只是配備有家長來校的,其他家長也有這樣的,本來就沒有接受過教育局的這種處罰,為何現在轉園不行?難道真的是教育不行嗎?
這件事情我思考過很久。有一天,在老家的一所學校看到一位家長的通知,讓我有點驚訝。這位家長剛進校門就和學校領導打了招呼,并且講話先。老師表示了,孩子現在和以往的班級比較大不一樣,他家孩子可能沒有他的班級管理方式那么嚴格。再說孩子是因為小學才轉學過來的,這次轉學,轉學是因為學校沒有開設課程,并且對孩子非常不適應。考慮到孩子目前的情況,我想讓孩子轉學,畢竟孩子跟著自己學習壓力也不大好。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轉學之前,我確實見過這位家長的老師,很多學校老師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對學生的態度很好,生怕老師沒有照顧到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們沒有注意到的是,老師也不一定是真心的。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心里難免會有些許埋怨,畢竟是學校的事情,家長也需要先和孩子說清楚。這時候的“說”,很可能就是被老師給“打”黑了。
家長的這句話真的很傷孩子的自尊心,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如果孩子的分數低了,可能會被老師批評,那么孩子在學校肯定會承受打擊;如果孩子的分數低了,可能會被老師“踢”出丑,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
所以,無論孩子是想和家長好好說話,還是想讓家長了解更多的情況,都請家長先不要上來就給答案,而是以最簡單、最客觀的方式去看待,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三、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分數
我們要正確看待分數,但是考試分數只有一個標準,卻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偏概全。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如果“唯分數論”,如果每次考試都以失敗告終,對于孩子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心理學界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學生EPA(Parental Psychology)”,把學生分為4個小組,第一個小組平均成績排名是B——“兩會時間”,在這些成績的背后,學生是學生們自己最崇敬的老師。
第二個小組可以向家長說明情況,可以得到一個“成績排名”,這個目的是為了給家長增加而“促進孩子成長”,而不是為了成績排名。
父母可以和學生商量:“看到你成績退步了,你自己心里都會很著急。”
甚至可以跟學生一起分析問題,找辦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不僅能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更能激發他們的進步。
這是有效的溝通方式,而不是命令式的語氣。
第五個小組的同學會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完成這個目標之后,要適當的給自己一個獎勵。
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有更強大的成就感,并且可以鍛煉孩子的自律性,也能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保持注意力,更加專注。
注意力的維持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家長要逐漸的調整過來,不要孩子玩的時間太長,就去催促孩子。
孩子玩的時候需要安靜下來,只要保持安靜,就可以做下面的工作,盡量讓孩子不再打擾自己。
第六個小組的同學會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做今天的工作,然后再寫作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孩子就不會總是磨蹭。
以上這三個步驟詳細量化,讓孩子變得更加專注,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專注力。
并且這些步驟還有好多好多,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記憶力。
最后,多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不喜歡上學,也不喜歡寫作業,那么,家長就不要再額外的催促孩子了。
而是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信心,也從父母的鼓勵中獲得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