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焦慮和激動,可能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總是比以前更容易生氣,而且情緒變化非常明顯,經常會失控。
最近很多人都在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當,什么都要比原來的好,真是的“玻璃心”。
“今天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種事情,是不是我作為家長,無法接受的?”
“孩子到底怎么了?”
“孩子學習和身體不好,每天呆在家不出門,這樣的性格怎么能維持?”
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處處要求“高調”,非常好動,別人碰一下就受不了,但這個時候家長卻很焦慮,擔心孩子這樣下去影響學習成績,但家長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家長擔心孩子太活躍,習慣了很久,不可能就不愿意主動待在家里,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發脾氣,家長因此而很擔心,害怕孩子出現什么不好的事情。
而對于孩子的性格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孩子不愛出去玩的時候,就會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會變得很孤僻。
比如說,孩子會選擇喜歡縮在自己的世界里,這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孩子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沒有形成和人接觸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交能力。孩子的這種性格,就是沒有安全感,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封閉自己,而且會變得更加的內向,也會影響孩子的社交。
家長如果認為孩子太過于活潑,喜歡獨處,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可能是非常冤枉的,畢竟很多大人會說,我們是成年人,所以不要總想著去改造孩子,而且很多時候家長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自己是孩子的時候,就一定要讓孩子融入到其他小朋友當中,如果孩子不愿意去他們的世界,可能也沒有能力去理解他們。
家長們總是覺得孩子太內向就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其實內向也不是真的就是性格孤僻,家長們要從孩子的自身的身上找原因,多和孩子交流,多去發現孩子其他的優點,去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不要太過糾結。
2、為孩子“留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去約束孩子,然而他們并不知道,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雖然父母說是為孩子好,但是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受到約束,而且因為這些想法的存在,孩子也會缺乏獨立性,在他們的世界中,家長并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陪伴,只是想要他們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中成長,可是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內心也會缺乏很多的思考,他們會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真正地去處理這些問題。
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杜絕“白白”的這些言行,讓孩子知道一個真正的優秀的人,并不是想要摧毀一個人,而是給他們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們正確的成長。
那些頻頻點頭的金句,大部分家長其實并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只是在孩子面前這樣的標準的要求孩子,使得孩子的內心產生了自我懷疑,導致孩子出現“玻璃心”的情況,其實這也是由于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形中施加的壓力太多,容易讓孩子產生“玻璃心”的原因。
家長的“豆腐心”,容易養出來“啃老”的孩子
在生活當中,“啃老”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像這種“巨嬰”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十分高的,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家長就會不斷的對孩子進行責罵,導致孩子越來越“玻璃心”。
之前有一個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法,進行了很大的調整,但是教育的成果也讓人大吃一驚。
原來孩子的成績之所以讓家長十分的焦慮,是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在短短的時間內孩子就把自己所有的成績都糟踐行了,這件事情做得非常地荒唐。家長并沒有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甚至對于孩子的想法家長也沒有給出正確的解讀,認為孩子的思想已經定型了,父母一直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