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又不聽話了,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了,做事情不認真了,沒有別的小朋友愿意和她交朋友了,上課“游離”了。
為什么會這樣?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原本孩子和小伙伴們玩耍,突然間一個安靜的場景出現了,其他小伙伴也都在安靜的做游戲。老師、家長們聚在一起,雖然都在專心聽著,但是卻沒有小朋友們的回答,老師只是冷冰冰的一句: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做作業。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們還發現孩子們每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只要一出現,就是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也許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得好,也許是和老師一起游戲,也許是拿著鉛筆扎堆在玩。當他發現那些不遵守規則的小朋友時,便會立刻制止,但是為什么要把自己家孩子往回拉?難道想讓孩子成為“愛說話”的小話癆嗎?老師、家長該怎么做呢?
1、家長們要樹立好榜樣
不守規矩、亂寫亂畫、丟玩具、逃課、破壞公物,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孩子們要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行為規范。但是當孩子們真的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們卻不會馬上去責怪孩子。
家長們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文明禮貌、愛護環境,凡事都有自己的底線,要有約束自己的行為。在公共場所不亂丟垃圾,不動手打人,不大聲喊叫,不亂扔書本,這些都是應該要堅守的原則。
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長大后就會形成好習慣。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底線,規矩是孩子們可以踐行的基本條件。
4、給孩子一個學習的空間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家長們不要指望孩子在自己的學習空間里去學習,這是目前能夠給孩子的一個學習環境的原因。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們也不要在孩子放學后,對孩子進行打罵,因為打罵對孩子的學習起到的作用是負面的,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家長們要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果孩子學習的科目比較多,那么孩子在做完所有的事情之后,家長們也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在保證孩子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的前提下,家長們也要給孩子留出一些個人的時間,讓他們去進行思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要通過安靜的環境,對孩子進行干擾,這樣會讓孩子也沒有想要去學習的心理。
4、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學習習慣,家長們不要對孩子有任何的要求,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自己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也不要太過的干預,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反感的心理。
總是嚴厲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作為家長,如果想要更加輕松的教育孩子,就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能夠順利的成長,擁有一個更加良好的性格。
5、建立學習的興趣
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們在發現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之后,就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培養,讓孩子將所有的興趣都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把學習這件事情做到更加的用心,才能讓自己學習成績不斷的提升。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的時候,就會在父母的鼓勵下,逐漸的將學習這件事情做到最好,這樣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充滿著自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并且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不斷的堅持學習,在堅持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的進步,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不斷的去鼓勵他,讓他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也會讓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有動力。
4、正確地對待孩子的成績
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成績可能會存在一些錯誤的看法,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在看到孩子的成績時,也要學會適當的去鼓勵孩子,讓他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的努力,有一個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