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會變成不聽話的人?
主要是父母的管控太嚴,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想要逃脫。
比如孩子覺得做作業,家長就給他報了一大堆,在他們看來,只有做了這些,才能玩手機,那么,不讓玩手機,他們肯定做不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家長眼里,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忽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像我在前面講到的那樣,你越說不能玩手機,他偏要玩。
而孩子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他們處在一個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中,另一方面也是父母在這個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
父母的說教、威脅、嚇唬、諷刺,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2
當孩子不想做作業時
ד現在就給我去做作業。”
√“你現在就給我去做作業。”
√“你想要先做什么?”
對于孩子來說,發脾氣、哭鬧、躺在地上打滾,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事情,他們只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的做法很關鍵,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1、孩子發脾氣時,一定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的脾氣非常暴躁,那么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非常大的。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在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去傷害到無辜的孩子。
如果我們的孩子已經出現了一些行為問題,家長就應該及時的去糾正,并且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如何改正。而不是讓孩子肆無忌憚的發脾氣,那么這樣的話,對孩子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2、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很多孩子因為年齡的原因,情緒不能非常的穩定,所以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一些想法。其實這樣的做法,對于孩子而言,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合理的抒發,所以他們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這種情況,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亂發脾氣,但是你這樣做,會傷害到別人,因為你也有可能做出不合適的事情。
這會讓孩子覺得,雖然自己的情緒是不好的,但是家長也是在意的,因為家長對自己生氣了,所以就會有想要發泄的時候,那么就會給自己更多的負面情緒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而哭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哭是孩子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哭的背后一定有我們的原因。
孩子哭的背后,是個什么樣的心理需求?
孩子哭的背后,其實都有需求
,只是我們都沒有被滿足,所以我們要先了解這個需求。
比如孩子摔倒了,哭就是孩子向我們求助的信號。
當我們了解到孩子的訴求,那么孩子的哭其實是一個信號。
如果孩子摔倒了,哭是有需求,那么他哭就是有需求的,也就是他的需求是正當需求,我們需要解決問題。
孩子因為被關注就哭,其實是因為他被看見了,他的需求被看見了,哭是可以被接納的。
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把哭變成一種正當的需求,是一種值得被關注的行為,是一種心理需求。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給孩子的哭聲貼上“壞”、“熊孩子”等標簽。
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孩子哭的那些“偏見”。
1、哭泣背后的需求
我們在要求孩子停止哭的時候,要清楚的知道孩子哭其實是沒有得到滿足的,比如我們答應了孩子可以在下次玩之前玩10分鐘,如果下次依舊如此,下次可能就會增加10分鐘。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是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看動畫片的時間。
如果孩子大哭大鬧,一定要把孩子帶到一個角落里去,否則就會被我們的呵斥。
他可以在這個角落里哭泣,只要我們給予他耐心和愛,他們就能破涕為笑,繼續玩。
如果孩子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哭鬧不止,那么,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把他抱在懷里,拍拍他的后背,堅定地跟他說:“我知道你很想繼續玩,但是現在沒辦法再繼續玩了,我們要接受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