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學pdf頻道
劇版版塊: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網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簡介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要面向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及成人。其中,我們發現部分孩子對異性感興趣,而家長、學校的教育與引導,反而忽視了這些青少年們的感情世界。
這些孩子們為什么沒有學習動力,為什么對父母冷漠疏遠,為什么沉迷手機游戲,為什么與社會上不良青年接觸,為什么對自己的事情沒有責任心,為什么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目標?
這些問題可能并非單獨存在,很多青春期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家長不能及時有效的引導,可能就會演變為心理問題。
孩子們在青春期出現的這些問題,其實是早期教育不當導致的,而早期教育就是幫助孩子調整的一種途徑。很多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因為經歷的事情太多,所以等到想要有一個更好的過渡,或者想要彌補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彌補。孩子們也無法了解到父母的用心良苦,也就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了。
事實上,孩子青春期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父母不經意間的疏忽所造成的,在很多時候,如果家長能夠對孩子的關心、愛護、陪伴孩子,其實就會很容易發現問題的所在,而這也正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的最佳途徑。
青春期教育的關鍵,就在于孩子處于從兒童到成年人的過渡時期,教育的關鍵就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耀人生。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青春期,都稱為“心理斷乳期”。
但是,當我們發現“心理斷乳期”的孩子,言行舉止反常時,一定要引起注意,并且要關注孩子心理上出現的變化。
2-3歲的孩子,他們更加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更加渴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而此時他們的視野和見識已經遠超過父母,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會有自己的敵人與觀點。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
特別是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行為,感覺到無法理解,會覺得孩子還小,很隨意,也不懂自己的苦心,因而對孩子橫加指責。
其實,家長越是這樣,孩子越不接受,會變得越來越叛逆。這時,家長們的溝通方式就不僅僅是指責和命令了,而是以朋友和過來人的身份和孩子交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有時候,孩子不愿意聽話,可能僅僅只是因為父母說話的方式不對。作為家長,不妨用以下這4個小技巧,去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一、多多追問“為什么”
作為家長,也許你很少會主動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但家長卻會,總是一遍一遍的詢問,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厭煩。其實,家長可以嘗試著問孩子,這樣有利于孩子明辨是非,懂得收斂脾氣。
二、不要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很多時候,家長的直接告訴對他們的幫助根本就沒有任何幫助。
家長可能會說:“小孩子哪有什么隱私,不就是告訴你別亂翻他們的東西嗎?”其實不然,你越是告訴孩子不要亂翻東西,他們越是會好奇,越想碰。如果你直接告訴他們不可以,孩子可能會更加叛逆,也許以后你再想讓孩子分享東西時,他們也不會再分享了。
三、不要隨便給孩子扣帽子
孩子還小,對于什么事情都是懵懂未知的,有時候難免會做錯事情。
你要是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亂翻東西,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他們可能會產生抗拒。如果你直接給他扣上“亂七八糟”的帽子,他們也許會抗拒,不想聽你的解釋。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媽媽現在需要做什么事情,想要什么事情,幫助你把東西弄好。
舉個例子:你的孩子也許知道“不可以亂翻東西”,但是當他亂翻東西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把東西弄壞。
而如果告訴孩子,地上亂扔東西是很好玩,我們需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收起來。
孩子的第一反應通常就是去撿,并且用盡力氣想要把它們撿起來。如果你告訴他:“不要這么亂扔,你會失去很多東西的。”他可能會把東西弄壞了,然后扔得更遠。
這時你需要告訴他:“我們看到了什么事情,你可以把這些東西放回去,但是摔壞了會很痛的。”你可以說:“如果它們再沒有踩到你的話,你需要把它們全部踩在地板上,你還要撿到垃圾桶,你才能找到這些東西。”
孩子可能會馬上停止哭,然后再把玩具放回去。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請你把玩具放回去,這樣好嗎?”他可能會很高興,也就不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了。
孩子可能會說:“謝謝你,愿意給我喝我的牛奶。”
這時你應該說:“我們來談談這件事情吧。”
4、利用“馬太效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不要對孩子的成績總是抱有很大的期望,這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