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孩子的說說,講道理是必要的,孩子犯錯了父母要教他如何正確的去彌補,孩子犯錯了父母要讓他知道怎么去改正錯誤,孩子做錯了就要讓他經歷自己犯錯帶來的后果,這種懲罰是必要的,這也是父母從小讓孩子學會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不該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被人接納的,這樣孩子才會明白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被打,一個人如果是被打了,自己的一生將會有多么的不幸福。
小霸王王志文
1、用棍棒教育孩子的不聽話行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在被打之后,會變得非常乖巧懂事,等到父母再去做任何事的時候,孩子的這種心理就會出現,從而變得更加不聽話,不懂事。但是,并不是孩子真的喜歡這個行為,而是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父母習慣性的用暴力教育孩子,認為孩子以后不會做這種事,甚至不允許孩子犯錯,而是用棍棒教育來迫使孩子聽話。
2、孩子越打越不聽話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不聽話,自己動手打孩子,孩子只是迫于無奈,表面上乖乖聽話,但是心里卻跟父母對著干,表面上看著是很乖巧的孩子,其實內心早已被打得千瘡百孔。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與文化的影響是長期的、反復的、長期的,它是以形成孩子的性格、思想為基礎的。”
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是非觀,他們會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和吸收周圍的事物。
如果父母頻繁地用打來評判孩子的行為,不僅讓孩子失去了自我的認知,更讓他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5歲的孩子進入了他們探索世界的敏感期。
父母的態度惡劣,讓孩子的心靈被打得千瘡百孔。
另外,這也是孩子對父母的叛逆期帶來的隱形攻擊。
我們可以發現,3歲的孩子會開始思考“我是誰”,而3歲的孩子更進一步,會思考“我要成為誰”。
他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不值得被愛的、不被認同的。
我們如何才能反過來幫助孩子呢?
如果我們換成了“這是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決定”,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孩子充滿自信,也會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自己,而不是被父母的情緒所控制。
家長要想讓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學會溝通,還需要學會接納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變得越來越好。
-END-
整理:肖茹 王宏哲 陳凱 龍艷
編輯:顧歌 姜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