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的分離焦慮
最近我在輔導孩子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一個八歲孩子,每天都要纏著媽媽要媽媽陪他做游戲,媽媽答應了,但卻跟媽媽發脾氣,然后撒嬌。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擔心這種行為很不好,可是小孩子沒辦法,只好把媽媽給他的游戲充了10塊錢。
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個游戲的刺激對他來說太難了,所以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而對于一個有心陪伴的家長來說,如果他能在自己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跟孩子聊一會天,說說在學校的好玩的事情,那孩子心里肯定是很愉快的。
這位媽媽在信的結尾處寫道:
“你的孩子真的很努力,他為了讓你開心,可是他卻不好好學,而你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每天就只知道讓他學習,他一點都不想聽你的,那你將來長大了,誰還會尊重他的尊嚴和個性,那孩子當然不想聽你的。”
從信中,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母親的失望和對自己的懊悔,都在表達著父母對自己的失望,但是母親對自己的失望,自己的心情卻一點也沒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都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在意面子。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你經常對孩子惡言惡語相向,那孩子必然會對你產生巨大的恐懼,并且這種恐懼反過來又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他們的成長。
父母的善良、良心、博大胸懷藏著孩子的內心,只有父母的愛,才能如同高山流水一樣給孩子帶來自信、陽光、自信和動力。
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許諾有什么,孩子卻做不到。家長要積極的學習,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孩子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許諾,有的孩子也會效仿父母的做法,最終變成小大人,變成小老板,這就是典型的言傳身教。
總而言之,家長要學會說“不”,給孩子做好榜樣,告訴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幫助孩子在成長中養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