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焦慮癥不敢上學怎么辦?
孩子總是沒有安全感怎么辦?
你家孩子有沒有以上這些焦慮癥狀: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最近幼兒園開學,孩子突然不愿意去上學了,一到學校門口就哭;
在學校不愿意舉手發言,不敢舉手發言,不敢面對老師提問;
每天都要不停地說“老師今天說我是個壞孩子”之類的話;
在課堂上常出現一些小動作,比如位置沒坐好,扭來扭去;
有的時候會突然插話,喋喋不休,老師很難哄;
……
兒童青少年的焦慮癥問題,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
兒童青少年焦慮癥,一般會表現為比平時更容易緊張、害怕;
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容易發脾氣,容易發火;
不聽話,總是拒絕要求你做事,你表現得特別不耐煩;
…………
“焦慮癥”這個名詞很難解釋,但卻是很多人都會存在的心理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焦慮癥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孩子擺脫“焦慮癥”呢?
1.坦然面對
孩子的焦慮癥和成年人的焦慮癥一樣,是一種心理疾病。
但是孩子的焦慮癥不同于成年人,它是一種沒有休止的,持久性的,有爆發力的,系統的。
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以下表現時,千萬不要高興,一定要沉住氣,不要責罵孩子。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為什么有這樣的表現
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實際上是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此,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時,就應該及時地進行糾正,不要以偏概全,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孩子學習不用功,父母該怎么辦?
1. 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應該監督,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和老師。
但其實,孩子的很多知識是在玩耍中學習的,他們有自己的愛好,也會學習父母的行為,因此,在孩子學習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2. 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習慣來源于父母的耳濡目染,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并且不斷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時候,父母們覺得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其實就是在放縱孩子,讓孩子養成壞的學習習慣,因此,父母們就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比如,父母們可以通過陪孩子一起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等方式,來幫助孩子的成長。
3. 不要因為孩子貪玩而忽略了與孩子的交流
父母們可以通過和孩子的交流,來對孩子的學習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當孩子對學習有所進步的時候,父母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錯誤,也要及時進行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更愿意認真對待學習。
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能夠決定自己的,
所以,也能夠讓他們學會面對學習的態度。
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重要性。
父母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征,去了解孩子的特點,然后再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去選擇教育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才能讓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變得越來越優秀。
【關鍵期】———“叛逆期”
孩子身上出現的這4個“叛逆期”,很可能會讓父母誤會
1、自我意識敏感期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是3歲左右,第二個是青春期7歲左右,第三個叛逆期是12歲到18歲。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自我意識敏感期
兩歲的孩子自我意識萌發,他們會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就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