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怪物,大多是因為大人要求不滿足,自身感受的不被滿足。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味滿足,并不能達到目的,而孩子本身就承受了不被滿足的痛苦。他們受不了父母對自己的過度控制,也就自然產生反抗行為。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有與別人不同的想法,但這時候不重要和孩子溝通,而是用“描述性溝通”的方式,用描述性溝通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內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比如我的兒子喜歡打籃球,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兒子的臥室沒有人,我就問他:“兒子,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
他說:“想了解更多一些。”
我接著問他:“兒子,你的想法和爸爸媽媽是一樣的嗎?”
他說:“不一定。”
我繼續問:“你的想法也和爸爸媽媽一樣嗎?”
他說:“我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都是一樣的。”
當我說完這句話,他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趁熱打鐵地問:“是不是對爸爸媽媽很失望?”
孩子一臉懵,我說:“是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們家最近的經濟條件就不如以往的樣了,爸爸媽媽對你的成績看得更看重了,我們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績,只是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了一些樂趣,那如果孩子考出好成績我們就獎勵他100元錢,考出好成績我們就獎勵他一個想要的東西,那你以后該怎么辦呢?”
我告訴他:“那爸爸媽媽要跟你說的是,你現在的行為是因為你的成績不好,沒有得到獎勵,所以,你會失望,還是會難過,但是以后,你要努力了,你還是要努力。但是,我們也相信你,你有能力對自己的學業有更好的規劃,你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5分鐘學習計劃,時間計劃,每天堅持,直到你可以拿起這個獎勵。當你感覺更好時,學習會更輕松。”
當孩子按照計劃執行的時候,孩子的學習,他的感受就會得到了強化。
第二個階梯,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感。
學習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如果學習的過程總是遭受挫折,當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時,就會退縮,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當孩子體驗到自我價值感的時候,就會更愿意去行動。所以,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感的第一步,就是幫孩子建立價值感。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 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
當我們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那么孩子就更愿意接受我們。這時候,孩子是非常樂意接受我們的幫助的。
我們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
孩子才愿意聽取我們的建議,才愿意去改變。
2. 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孩子
孩子想要玩手機,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玩多長時間可以玩多長時間,孩子就有更大的動力,控制好時間。
同時,我們還可以跟孩子達成協議,把玩手機的時間作為完成作業的獎勵,讓孩子對手機恢復到正常使用狀態。
菁媽寄語:
在暑假期間,不僅要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也要給孩子制定計劃,因為孩子是非常自律的。
菁媽希望,家長在假期里,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更好地度過每一個暑假,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咨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您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