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孩子不聽話就哭,怎么辦?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嬰幼兒的很多神奇想法,都源自嬰幼兒時期,父母對孩子的愛,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和生活。”
可當孩子開始哭鬧,父母可能會心軟,忍不住打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或者會因為孩子哭泣而心軟,放縱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哭鬧,希望孩子能自己吃飯,玩耍,也希望孩子可以趕緊安靜下來。
這樣的父母遇到的孩子越鬧,就會對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父母的愛是自私的,是博取孩子的愛。
但是,愛孩子,卻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時的感受,爸爸媽媽的愛是沒有條件的。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哭鬧是沒有用的,下次他就不會再這樣任性了。
用擁抱來撫慰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有以下兩種情況,爸媽就要警惕了:
如果你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地哭鬧,你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如果你想讓孩子把哭鬧的情緒表達出來,那就讓孩子哭夠
。
但是千萬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因為一旦他感覺很生氣,委屈,憤怒,不舒服的時候,他自然就會哭。
要讓他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應該給他講道理。
告訴他:哭鬧是沒有用的,打人是不對的,要講還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
在孩子哭鬧、耍賴的時候,如果不給他手機,他就會一直哭鬧,可能會一直哭鬧到天亮。
如果你實在想控制他的時候,就把手機給他,讓他鬧,哭夠了,孩子自然就會停下來。
5、合理制定規則
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曾說:“如果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卓越的人,那就先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所以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給他一個擁抱,等他冷靜下來再告訴他什么是正確的。
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哭鬧的原因,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而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呢?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應該堅持離開,用別的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可以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給孩子看書、畫畫、講故事等,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就是被愛撫、被關注的。
這樣孩子就不會對父母的離開產生更多的依賴,而是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2、停止責罵,平和對待
孩子鬧情緒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切記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
而是要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才能讓孩子更加明白哭鬧是沒用的,只有父母平和的處理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在情緒中逐漸學會處理問題。
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態度不卑不亢,孩子就不會輕易的被帶著情緒做事,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情緒管理。
3、多給孩子一些“小任務”,不要太多約束孩子
孩子對于家長的嘮叨和管教其實是沒有抵抗力的,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進行嘮叨,那么孩子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只會覺得家長的嘮叨是讓自己很反感。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小任務”,這樣孩子才能夠快速的將情緒控制在一個正確的范圍內,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4、建立規則,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心和重視。
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不易,也能夠在父母的寵愛中養成自己的自理能力。
5、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對孩子抱有過于苛刻的態度,不要總是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因為他現在的情況,而你生氣了,所以他無法做到合理的要求,父母就應該教孩子學會冷靜,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