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不聽話應該打罵嗎?
前兩天我在小區散步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小男孩坐在地上,死活不走。媽媽怎么說都不聽,甚至媽媽也走到跟前告訴孩子,別再哭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只是耐心地在小男孩背上拍打了幾下,看到孩子不走了,媽媽又在喊,“把你的玩具給我,我才不出去了。”
原來,媽媽打算帶著孩子出門走走,逛超市,女兒死活不愿意去。
媽媽就開始想,女兒不愿意出去就不出去了吧,可以說媽媽的教育方法都是對的。
但是,媽媽只顧著教育孩子,她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所以孩子已經很難過了。
媽媽也在思考該怎么辦?要是出去就哭了,那媽媽就只能選擇更難過了,不能再讓孩子難過了。
最后,她決定采用巧妙的方法來處理。
第一步,媽媽想要走到孩子身邊,然后快速跑出去,抱住孩子,并且肯定他的情緒。
然后告訴孩子:
“媽媽能理解你的心情,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如果我們出去玩,一定會難過。”
孩子聽了之后,覺得媽媽可以理解他,情緒已經平復了,他也就相對容易聽進去了。
第二步,媽媽接著問孩子:
“如果下次再玩手機,你就要把它藏起來了,你覺得這樣好嗎?”
孩子很爽快地點了點頭。
最后,媽媽說:
“我想要把手機給你,我要重新把它放回去,如果你真的想玩手機,你可以找一個你覺得比較安全的地方,比如一個放在床邊的地方。”
孩子很爽快地答應了。
這時候,他心里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這個時候,他顯然還是希望媽媽能夠理解他的,這個時候媽媽給他說:
“這個手機是你自己的,因為媽媽有工作要處理,沒辦法陪你。媽媽不該剝奪你玩手機,因為玩手機是你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接受了媽媽的理解和幫助。
同時,在以后遇到想玩手機的時候,他也會告訴媽媽,媽媽,我可以再玩十分鐘,或者再玩十分鐘。
這樣的方式,既讓孩子明確了父母的底線,又達到了親子互動的目的。
2、不要總是吼叫孩子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將一群人像放在一組A片中,給予他們不同的刺激,結果表明的結果,孩子更容易沉迷于其中,而不是通過尋求刺激。
孩子通過游戲的方式,釋放了內心對于這些刺激的需求,同時,也能從中獲取到新的樂趣,慢慢的,孩子就不再沉迷于手機游戲了。
3、孩子之所以會沉迷于手機游戲,很多原因是因為無聊
手機游戲本身的吸引力就很大,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玩手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他們更加希望能夠在游戲中獲得一些刺激,一些自己想要但是做不到的事情。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玩手機游戲,而不是通過手機游戲來消磨時間。
因此,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放下手機,和孩子好好相處。
那么當孩子出現玩手機成癮的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 多陪伴孩子
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通過父母的行為養成的,如果孩子的生活中有人陪伴的時候,手機是非常沒有抵抗力的,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多陪伴孩子,這樣他們的心理就會有一定的安全感,對于手機的依賴就會慢慢減少。
2、 多鼓勵孩子
其實,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沉迷手機的時候,要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信心,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3、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要想幫助孩子擺脫網癮,并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戒除網癮,當孩子有了自信心之后,就可以針對他們的愛好進行有效的引導,比如引導孩子去參加一些興趣愛好的培養,或者是帶孩子一起去學習。
當孩子有了自信之后,他們就會把目光不再局限于手機上面,而是會主動去學習,當孩子有了足夠的自信之后,也會擺脫手機的吸引力。
4、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擁有了足夠的興趣愛好之后,他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了足夠的興趣愛好,就不會把全部的重心放在手機上,所以他們才會從虛擬世界中脫離出來。
所以家長如果想要孩子遠離手機,就要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讓他們正確的去認識手機,懂得如何去操控自己的時間,如何去利用手機給自己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是這個世界上更加美好的事物,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去抵抗住手機的誘惑,才能夠讓孩子擁有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是否沉迷手機呢?你是如何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