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屋里怎么擺的?
不聽話房間里亂七八糟,玩具到處扔的,
這時候你再好好想想孩子不聽話是為了什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什么他們總是要在自己的房間里搗亂?
為什么他們必須在自己的房間里好好聽話?
甚至在家長們看來,這樣的孩子實在是太不聽話了。
父母會發現,自己家的娃從來不跟自己說“不”字,也不說不通,一點兒也不講衛生。
孩子的“不聽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只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表現往往會有些讓父母難以接受。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2~3歲時,一直處于“不聽話”的狀態,父母就要多加重視。
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會通過各種“不聽話”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能力。
1歲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發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會經歷一個不聽話的階段。
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大一點的孩子,在7歲的時候,他們都會和父母“唱反調”。
讓父母受不了,要么是孩子不聽話,要么是孩子不聽大人的話,總之于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大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孩子往往會更加叛逆。
2歲的孩子,開始會和大人“唱反調”,總是什么都對著干。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說不,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愛和大人唱反調,總是不聽大人的話。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孩子到了兩三歲的時候,他就會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他會經常跟父母唱反調。
第一個叛逆期:2-3歲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對世界有了初步的認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你用命令的語氣跟他說話,孩子可能會變得非常叛逆,完全聽不進去。
尤其是在孩子2歲左右,父母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安全感。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三歲,還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在公共場合上躥出跳,打人,罵人等。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1. 好好說話
當孩子有自己的語言時,父母要盡量用尊重的語氣,用平靜的語氣對孩子說,“不要這么大聲罵人了哦”。
比如說,“媽媽看到你在地上打滾兒了”,“你剛才為什么不想吃飯呢”。
2. 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正在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我現在很生氣,我要捶腿踢到你了”,“我現在很生氣,你可以告訴我怎么辦呢?”
下一次,孩子就會注意到這一點,也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 鼓勵孩子
不要告訴孩子哭解決不了問題,要告訴孩子你為什么會生氣。
把孩子當成一個成年人,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傾聽他的情緒,教會他用語言表達出來,然后,告訴他可以這樣做。
最后,讓孩子學會合理表達。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用語言表達出來,但一定要說出你的需求。你不可以說我不給你買,但是你需要在回家之前,告訴他,你希望你再買一個玩具,這個玩具是很貴的,媽媽也不會給你買,你可以通過購物的方式向媽媽表達出自己的需求。
4. 給孩子多一些選擇
5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你可以在平時多給孩子提一些建議,比如說:“我們一起去逛超市,你想買玩具的話,你可以提出來讓我們一起去,你想要先買這個玩具還是那個玩具,然后我們一起去做游戲好嗎?”讓孩子學會權衡利弊,做選擇,孩子才會更好的與父母合作。
父母需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5歲的孩子有很大的安全感,因為他們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安全感要比很多父母都要多,并且具有很強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