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打工孩子在家不聽話怎么辦?
如果家中有孩子,父母的性格如何?父母在處理工作上面有沒有被領導投訴?如果家中有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父母怎樣,孩子就會是怎樣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能這時候家長還不知道如何做才好,建議大家去聽這門課程。
雖然這門課程還有不少沒學會,但是大家知道嗎?建議大家先聽上一段時間網課,等會可能就能學會。
雖然有很多老師看不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很多的學生在上網課時確實學習效果很差,所以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只不過就是因為學習上出現了問題。而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為什么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有一種疲憊感,而這種疲憊感其實是來自于孩子學習中家長的付出,看起來很多人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每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
而人真正在意的是,為什么我要學習,為什么學習。學習過程是痛苦的,但是在“強者”的眼中,學習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汗水的事情。
而這種付出,包括學習辛苦,學習多收獲痛苦,這種付出就像一個瓶子,你裝不下的話,容不下的話,你就會很容易死,就會很難受。
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明明心里苦思冥想某個問題,但是始終苦苦思索半天,最后大腦就開始運轉,無所事事。
對此,心理學家曾奇峰做過一個實驗:
在樹林里,放一塊大石頭,上面鋪著一層保護膜,好像在保護你的某個物體。
那么一開始,你會發現,“玻璃體”有一層保護膜,可以保護你不受傷害,但是一旦被石頭碰破,受傷的物體會受到傷害。
后來,一開始,人們認為“玻璃體”就是一個終生的物品,但是當你看到“碎了”的時候,你就想,這個“碎了”是怎么破碎的?是不是就是一整片的碎片嗎?是的,只有碎片化的,不會再有任何水的印痕了。
隨著心理學家的進一步研究,大家慢慢地看到,“碎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特定的情況下,碎片化的東西雖然是可以被接受,但是會對個體造成心理上的創傷。
比如,孩子有被同學攻擊,被老師冤枉,“玻璃體”生病了,孩子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未來失去信心。
人際關系不良的孩子,由于跟同學的關系處理不好,孩子就會出現抑郁的心理,而且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而且往往是終身難以治愈的。所以,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重大。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要讓孩子知道,“玻璃體”都是脆弱的,可以承受能力很弱的,抗挫折的能力很脆弱,只要我們及時制止他們,幫助他們,他們就可以戰勝困難,不斷增強他們的信心。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孩子,別讓你的年紀,悄悄失去了最后的自己!》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