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會遣傳給孩子嗎?答案恐怕是不會。那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焦慮癥并不是不能解決,而是需要被重視。
我們之所以會擔憂焦慮癥,其實是因為我們過度關注事情本身,卻忽視了情緒的發作過程。
01 焦慮癥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什么影響?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癥與神經癥是并存的。
人類有四大大腦系統,分別是原始腦(掌管理性思考、思維邏輯、壓力管理)、高級情緒腦(理性思考、非理性思維)和下丘腦(理性思考、情緒調節)。
當人出現焦慮的時候,身體會有生理反應,比如心跳加快,胸悶、心悸、肌肉緊張等。
而大腦的其他系統則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運轉,從而增強了對危險的反應能力,這些系統的分工也更加緊密,以促進了機體對情緒的整體和調動。
反之亦然。
焦慮情緒和身體的其他系統都有著密切相關,包括心理方面,比如失眠、生理上的反應、伴隨出現的緊張不安、注意力渙散等等。
而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小號,里面有許多未被滿足的情緒,讓我們對自己更加的不確定,此時此刻處于一種崩潰的邊緣狀態。
而且這種崩潰的狀態對于我們的身體的抵抗力和身心健康都是一種挑戰。
所以,當你感覺身體對你造成威脅的時候,一定要快速的逃離,避免陷入到自己最難以承受的境地。
而且,做了壞事或者失敗了,這些事情本身并不能讓你開心,因此,更應該讓你及時的去面對它,不要讓自己陷進去。
這個過程很漫長,或者許是兩方面,一種是被你的壞習慣影響,一種是他人的壞習慣影響。
2、家長也是很重要的,你自己就很難放下那些糟糕的想法
假如你對一件事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你的世界也許就不會黯然失色。所以,如果你做事情時總是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那么你就會更加的沒有時間觀念。這種心理暗示給你的自我感覺很不好,你認為自己很笨,就會更加的沒有信心,也就更加的不想去努力,當然,這種心態也是不好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心情。
2、從細節出發,培養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雖然現在是假期,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培養孩子的規律的作息。比如說幾點起床,幾點去散步,幾點上床睡覺,每天抽些時間去健身房等等。但是,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節奏,比如說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睡覺。最好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形成一個習慣,一做到,就立即行動。比如說,孩子晚上11點才洗漱完畢,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出去散步,散步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跟孩子聊聊天,說一說一天的生活,我們今天發生的開心事,孩子也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把自己的想法也都寫進去,而父母也可以多鼓勵孩子,可以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多多的去問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一起去探討如何解決。這種良好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會讓孩子把一天的時間都投入到這種學習中,而且他會認為學習也是自己的事,又何必去強加在自己頭上呢?
4、孩子的成績并非是父母給予的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心態,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如果孩子的成績是父母給孩子定的,那么就讓孩子自己去實現,自己所希望的目標,不要太大,更不能太高,只要孩子稍微努力一點,就能夠達到父母的要求,而且有的時候,家長可能會對孩子有所期待,但是結果不盡如人意。
5、 對孩子進行控制
控制欲的表現,就是過分的強調,甚至是打罵孩子,這種控制欲是非常明顯的,也是非常強烈的。孩子在這樣的壓制下去,他的天性會變得動,缺乏創造力,長大后也難以真正獨立。
針對孩子厭學的問題,這篇文章給你一些建議:
1、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厭學的表現,甚至是主動的學習,就要趕快去觀察,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模仿自己,比如:如果孩子愛模仿自己的父母,那么父母自己首先要改變,而不是一味的說教,或者是武斷的讓孩子遠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