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揍你揍你,這樣的行為,讓家長們非常頭痛,因為這是孩子的想法。如果家長們總是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強制干涉,那就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什么樣的孩子有可能有不聽話的行為呢?當然是那些會屢教不改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只有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乖乖聽話。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童年期情感忽視”,說的是如果家長不能及時、正確的看待孩子的錯誤,那么孩子就會有心里陰影,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么,如何培養一個內心陽光的孩子呢?
首先,要想辦法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會經歷一些令家長十分苦惱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孩子不聽話。
到了叛逆期,他們的表現就是和家長對著干,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獨立意識。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積極的態度對孩子表達關愛,將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長。
其次,學會運用“南風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南風效應”,說的是寒冷的北風與溫暖的南風打賭,看誰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于是,北風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卻把衣服越裹越緊了。南風則不然,它飽飽飽飽飽飽飽飽飽,照樣能繼續吹。結果行人紛紛將衣服裹得更緊,風則對吹落的衣服越裹越緊。
南風則不然,它飽飽飽飽飽飽飽飽飽,使之感到溫暖和愉快,春風得意暖洋洋,舞動了心弦,舞動了身體,也轉移了注意力。最后,南風獲得了勝利。
教育家杜威認為,在教育中要順應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把不同孩子,分為三種,卻只有一種是“不聽話”、“叛逆”和“差勁”,其實是父母用錯了方法。
比如,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是由于他的同伴關系產生的,這也是個性決定的。而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正是由于個性決定了孩子的發展,個性決定了孩子的成功。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不能簡單粗暴,要通過家校合作促進孩子的發展,讓他成為智慧的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于孩子的教育,父母要重視“身教”。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和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素材。父母應該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榜樣,言行舉止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在家庭中的模仿,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要樹立榜樣,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家長在孩子面前要嚴于律己,嚴格要求自己,與孩子一起努力學習,共同進步。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品行,教育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培養孩子向優秀的習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與孩子做游戲,做讀書,做家務勞動的習慣。
父母與孩子在一起交流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傾聽孩子的訴說,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并多鼓勵和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孩子的自律和行為習慣父母要多鼓勵,多表揚,多表揚,讓孩子在肯定和贊美中體會到父母的關愛,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