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一個學校很焦慮
每個月都要一份考試試卷,每個月都要人陪,一年也就只給我們一次機會。他們說,每次月考的時候,都是最焦慮的時候,因為考試前看到他們把卷子摞到肩上,就會覺得無比焦慮,讓他們非常緊張,很怕他們會掉鏈子,因為成績不好,父母會隨時要抓到他們的微信,打聽他們的考試成績,在他們眼里,成績才代表一切。
有的孩子還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怎么就不能關心我一下,只關心我的成績呢?”作為父母我們要對孩子,做到關心與傾聽。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要在平時多關心孩子,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重視自己的,愛自己的。當父母聽到孩子沒考好,沒有考好時,不要著急上火,可以安慰孩子:“嗯,寶貝,爸爸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下次再接再厲,一定能考好的,現在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失誤的原因。”
孩子受到的心理暗示很有,他很快就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再懼怕考試。即使是這次沒考好,下次還有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進步,父母一定要保持溫和的態度,繼續鼓勵孩子,讓孩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迎接下一次考試。
其次,允許孩子放松心情。
在考前最好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釋放出來,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釋放壓力。
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寶貝,這次沒考好,心里有些難過是吧?媽媽知道你肯定也有很多知識點沒有學會,你有什么話想要跟爸爸媽媽說說一說嗎?”或者從講一些笑話的角度入手,然后,接著可以談一些輕松的話題。比如,爸爸會跟孩子聊一些放松的話題,比如說下次如何提高學習成績,你如何優秀,如何等等,用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孩子積極的表達,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跟父母講,這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療愈方式。
3、建立目標,擁有信念
很多孩子對學習都抱著一定的積極的信念,而在這種信念的驅動下,他們一定會把學習當成一種需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會竭盡全力完成,所以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上講到,如果一個人在人生目標開始之前對自己沒有明確的方向,那么他們的學習過程就會受到影響,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讓他們從平時的生活中獲得成就感,以自信心來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二、父母需要做到這3個“不要”
1、不要管太多
有的家長在孩子成績不好時,會管控孩子的成績,但有些家長的管控,卻不允許孩子的成績下滑,或者孩子成績開始變差了,家長就開始變得對孩子的成績下滑了敏感,感到很焦慮,進而采取各種手段,強制要求孩子補課。
其實孩子成績的好壞也是與學習習慣密切相關的,有些孩子不是不想學習,而是被自己的學習習慣支配,因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
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習慣,即:
1每天堅持閱讀
2、認真聽講筆記
3、課后復習
4、及時復習
5、及時總結
這里要注意,家長在“雙減”后,也要幫孩子在“雙減”后,進一步鞏固知識的能力。
另外,父母要引導孩子好好學習,千萬不要只注重學習的分數,而忽視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在學習中養成的習慣要比中學生要多得多,而且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對他們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有利的。
有些父母總是急功近利,把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當成高考,但孩子是不是已經考上大學了呢?其實不然,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督促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查漏補缺,而且還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對學習有計劃,逐漸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二、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