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老師帶著我們三個助理和咨客玩推手游戲,通過游戲療法讓咨客獲得感悟。之前沒有玩過這個游戲。游戲,完全放松,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狀態。
“游戲規則:
“1.兩兩搭檔,雙腳并齊,面對面站立,一腳之隔,最多40厘米。
“2.四掌相對。整個游戲過程中,不允許接觸搭檔手掌之外的其他部分,也不能抓住對方的手。
“3.每個人的任務是盡量讓對方失去平衡,以移動雙腳為準。”
代老師介紹完規則,游戲開始。
潛意識里思考著怎么讓對方動,行動上執著地用盡力氣推對方。對方是個有力氣的大男孩,自己當然不是對手,幾個來回下來都這樣。
估計代老師看我們實在不著調,拍手喊停,“停一下。盧營,過來和我過一招。”
“哇,這招夠絕!”原來,代老師在盧營用力推他的時候,忽地放開雙手,盧營直接趴在代老師身上,當然雙腳不可避免地移動了。有點無招治有招的感覺啊。
第二輪游戲開始,我們都開始嘗試用這種方法。雖然是好招,但是每個人都知道了也是個問題。“他什么時候會不用這一招呢?我什么時候用合適呢?倆人都這樣撒手多沒勁兒啊。”腦子里一直思考著這些問題。思考過程中,總是摸不清對方什么時候會真的用力,什么時候會放手。在進退之間很難去把握得恰到好處,雖然也有勝算的時候,但總覺得心里沒底兒,混混沌沌,所謂的勝也只是撞運氣而已。
游戲暫停,代老師讓大家說說感受。心態、技巧、力量,是關鍵的制勝要素——這是大家總結出來的。我沒有新的補充,只是覺得自己玩的感覺有些地方不對,玩游戲的快樂感不到位。
第三輪游戲開始,反正輸多勝少,我也豁出去了,就專心玩,能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在和對手過招的過程中,去除雜念,專注地感受著他的力和我的力,到某種力度后自然放手,竟然勝多敗少。
最關鍵的是,我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單純的快樂和興奮,不是因為勝了,而是因為那種專注的感覺,在專注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力量細微變化的把握感,我想就是成就感吧。
心無雜念,專注目標——游戲中我的目標就是快樂,專注做事,真的很快樂,而且這種狀態會附送你更高的勝算。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我也能感受得到那個咨客男孩的變化,由動作表情僵硬,到會心的笑容。他說在這個游戲中,他找到了很久以前才有的單純的快樂感覺。 咨詢結束前,那個男孩大聲給我們唱了一首歌曲,他的音色很好,聲音很有磁性。我們都夸他唱得好,實際上不是夸他,是他唱得實在好。男孩說他自小喜歡唱歌,讀小學中學時,學校有大型文藝活動,他都會登臺表演,集體歌唱他總是領唱,后來有心理問題了就再也沒有興趣唱歌了。今天有種久違的快樂感,突然間想唱歌!
我是個敏感且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做事的時候容易想得太多,常常是累了心,束縛了手腳,影響了事情。一個游戲,不足以徹底改變我的思維,但是讓我感知到了其中道理。切身的感知,雖不能一一名言,但卻明白其中味道,也是一個實時的鞭策,那個男孩應該和我有一樣的感受吧!
有機會,親們也好好玩玩“推手”游戲吧,分享你們的感受,大家一起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