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是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的
如果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那就要先懂得什么是“聽話”。
“聽話”就像人們常說的“給人一條狗的話”,那么什么是“聽話”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聽話是指孩子能夠理解大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情,進而進行自我控制。
孩子聽話的本質,要從“服從”開始
“服從”的含義,就是家長在下達指令時,能夠讓孩子理解指令,并且能夠做到符合指令。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把字寫好,就可以說:“把字寫好”,然后就給孩子一個獎勵,或者口頭表揚,或者口頭表揚,再或者是一些額外的東西,最后還要給孩子一定的獎勵。
孩子就能夠按照家長下達的指令去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意識到家長下達的指令的意義。
很多家長在下達指令后,孩子并不能按照家長的指令去執行,或者孩子就只會哭鬧,家長就會覺得不那么可愛。
當家長說出指令的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做,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這時家長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指令,這樣孩子就能夠接受,并且能夠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指令去做,家長就可以使用一些簡單明了的詞語來引導孩子。
比如:“寶寶,你現在吃完飯了,可以去看動畫片了。”“這是今天的動畫片,要是明天也要還會有新的動畫片的。”“是的,媽媽也想看一集,那明天也要看一集。”這樣的話,讓孩子知道說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接受。
但是,家長們也要注意不要說出過于夸張的詞語,比如說:“我真為你感到高興,因為你完成了作業。”或者是:“我看好你已經可以去買一些東西了。”“你真是太完美了!””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只跟孩子說“完美”,還要告訴他“這是媽媽的事兒,不用去做,但我知道你想要………………”這里的完美,是我們的真實想法,不是孩子的。當孩子感覺到了他的這些想法,他自己才會有價值感。
5.“我知道你很愛我們,但你可以做………………”
當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時,就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無論孩子做什么,他的行為是錯誤的,我們都會告訴他怎么做。
5.“看到你最近的表現,媽媽知道你最近學習有進步了。”
孩子在學習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們要做的,就是與他一同探討。
在討論完畢之后,我們需要做一些引導。比如,在我們可以和他一同探討時,可以說,“我剛才看到你寫了作業和閱讀,這也是你的優點。但是在你最近的學習中,你有沒有發現你最近的學習有一些進步呢?”
也許孩子回答得很零散,還沒有特別詳細,我們可以把這個優點列舉出來,并且在某個具體的方面和他做對比。
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們要把孩子的優點最大化,讓他知道自己的優點,他就會受到鼓舞,變得更加自信,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大孩子”該不該管?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要堅持大方向,別管,一味的去管,一味的去管,表面上是在管,但背后的問題卻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了。
要理解他們,先讓他們愿意聽進去,讓他們覺得我們是真心實意的為他們好,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被信任,那么他們會愿意向我們敞開心扉,我們也就更能夠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
第四,如何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面對這些問題時,既渴望獨立,又害怕父母,所以父母應該學習正確引導孩子的方式,了解孩子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也應該積極的跟孩子們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