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愛鬧不聽話,多半是后天環境和環境造成的。家長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樣的。
也許每一個愛哭愛鬧的孩子,家長們最關注的是寶寶是否吃飽穿暖,但很多時候都是大人給予孩子的寵愛和呵護。孩子們吃得不好,休息不好,要么是大人不會陪他們玩耍,要么是孩子太吵,吵著要么是家長不讓他們玩游戲。
因為在這類問題上,孩子又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只要他們提出,家長們就會給予滿足。但是有的時候這些要求并非是孩子想要的,而是在爸媽的眼里看來卻變成了“矯情”。而很多家長的這種態度,就是在寵溺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為在寵溺孩子的同時,家長們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愛護。
那么孩子就會從心底逐漸地被外界所“拋棄”,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性格孤僻,敏感,暴躁。
那么一旦他們不小心做錯事就會被爸媽們說教,就會被打罵。
甚至還可能會離家出走。
有的孩子從10歲開始就開始抽煙、喝酒,打耳洞,打耳洞,再打耳洞,耳環,長大之后就會有耳環。
可是他們不會對父母對這件事有任何想法,就算內心再向往,也沒有勇氣邁出去維護自己的身體。
因為這類問題伴隨著很多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避免被別人帶壞。
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1、 提高鍛煉
有些孩子小時候,由于太過弱小,身體素質較差,或者飲食結構不健康,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影響就會非常大。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都是需要父母、是長輩的陪伴,在跟父母的相處中,也需要通過身體的鍛煉來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壯。
而隨著身體素質的提升,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受到更多地影響。
所以,要在孩子小時候,為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 鼓勵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活動
在孩子小時候,他們接觸最多的是家中的大人,最會受父母影響。
這種家庭氛圍,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影響的。孩子在童年時期的生活習慣,會隨著父母的身體狀況而改變。
如果父母每個周末都能帶孩子出去玩,那么不僅可以讓孩子遠離手機,還可以讓孩子更加有毅力。
相反,如果父母經常在家無所事事,而且玩手機的時候絲毫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的狀態,那么,孩子就會失去了很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的身體。
讓孩子感覺到世界的美好
孩子對于任何事物的認知,都是源于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整天沉迷于玩手機,那么孩子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父母在家的時候,整天抱著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地拿起手機。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機,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還記得前段時間,四川成都有一位父親帶孩子出門,為了避免孩子亂跑,直接將孩子丟給了幾個手機。
結果孩子因為慣性丟失,瞬間被迷了方向盤。
孩子分不清:
爸爸低頭看手機
導致孩子分不清:
爸爸低頭玩手機,低頭玩游戲
——“手機給我,嗯嗯”,孩子愣了幾秒鐘,然后自己拿起身去找爸爸。
其實,孩子不認識這些符號,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這些。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實驗,研究人員對9—13歲的孩子,進行了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
每天看20分鐘手機的孩子,在7-9歲的時候,思維能力會下降
,記憶力會下降。
而每天看10分鐘手機的孩子,畫出的小人簡單、呆板。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經常玩手機,會讓孩子變得呆呆傻傻傻,長大后,會比其他同齡人想象力差很多。
手機成癮,真的會毀掉孩子?
有人說:“手機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能毀掉孩子的只有父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