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看到媽媽就不聽話?
一個朋友在聚會的時候,談到孩子的問題,她說孩子長大之后,和媽媽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難了,我問朋友怎么樣,朋友耐心地給我說,說孩子長大了,需要父母陪伴。我勸朋友別這么多,因為,你很少陪伴孩子,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卻不懂得和小朋友相處,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在朋友的耐心勸導下,孩子才說出了她的想法,她還道,“小時候媽媽陪我玩過家家,走在馬路上,我覺得有一種力量在控制我,我一直渴望自由,可是現(xiàn)在我的自由不是來自于媽媽,而是來自于沒有被滿足,媽媽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都會覺得自己不被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我們認為孩子得不到理解、尊重時,孩子會關閉情感溝通的閘門,不再與我們溝通。
我們要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才會接納我們的感受,并且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03 接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接受孩子的感受
我們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感受。
1、不要太容易生氣
因為孩子的感受太脆弱,所以家長的心情就會很浮躁,進而不耐煩,表現(xiàn)得很生氣。
當孩子聽到這些話,他一定會因為這種情緒而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
因為他們的感受非常敏感,父母的這種語調(diào),孩子的敏感度是很高的,容易被父母的臉色給影響,他們會不自覺地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
2、不要讓孩子太著急
如果你因為孩子成績下滑,著急上火,或者把自己工作上的壓力和不滿向孩子發(fā)泄,那么孩子會覺得你不夠理解他,就會情緒失控,對你表達不滿。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去苛求孩子的學習成績,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由發(fā)揮。
3、別逼迫孩子
有的時候家長的逼迫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
有時候在孩子對你表達不滿的時候,不如就讓他先冷靜下來,然后讓他自己想一想,為什么要逼迫他學習。
4、別逼迫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不要逼迫他們?nèi)ソ鉀Q,不妨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取得孩子的信任。
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xiàn)?
1、破壞性強
小編接觸過一個10歲的男孩,自從進入小學之后,變得非常調(diào)皮,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有時候因為一些事情,媽媽沒有及時監(jiān)督,他就會偷偷跑去打游戲,這樣一來就更加沉迷于游戲中。
媽媽很擔心他這樣下去,學業(yè)成績一定會受到影響,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并沒有第一時間就沒收他的手機,而是選擇了跟孩子溝通。
從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就可以看出孩子對于手機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而媽媽看到孩子沉迷于手機的情況,沒有生氣,也沒有發(fā)脾氣,而是跟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只能玩半個小時,并且約定好了時間到了之后不能再玩。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受到媽媽的約束,而且媽媽也不會再總是強制要求孩子,這樣一來,孩子也會不自覺地遵守,也會非常開心。
所以媽媽跟孩子約法三章,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
每天玩半個小時,到了時間之后,必須放下手機,如果不能放下手機,下次就不能玩。
如果不能放下手機,那么下次就沒得玩,或者是第二天就不準玩了,這樣的話,那么這個星期的游戲時間就會被壓縮。
這樣,孩子就會非常樂意地去遵守約定,當然,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適當增加一些獎勵,比如孩子在周末的時候,可以玩半小時,或者是玩30分鐘,然后進行一些總結。
這樣孩子也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責任感,然后他自己也會有一種收獲,這樣孩子就不會沉迷手機了。
在延遲滿足孩子需求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