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情緒比較焦慮,那么家長可以做的是,先不焦慮,然后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孩子焦慮的時候家長的所能做的是陪伴。
如果孩子焦慮,家長不要去試圖控制孩子,越想控制,孩子越想反抗,他們就越反抗。如果你把孩子控制起來,他們就越是對抗,他們就會越來越叛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改變。
還有一種孩子,他們被家長控制了,他們是在壓抑自己的攻擊性。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們知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反抗父母。但是,孩子是有自我思想的,他們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可能會反對父母的看法。
孩子的問題是成長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
他們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來容納他們。他們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父母要給予他們的。
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把他們從“困境”中拉出來。
一個能夠理解自己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他們會知道,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他們能夠清晰的知道,我將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將擁有什么。
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必須要經歷這個過程。這些過程中,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變化。
第一叛逆期
第二叛逆期
第三叛逆期
青春期
最麻煩家長手足無措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這時孩子正處于從依賴父母走向獨立的階段。他們會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如此的獨立。
于是,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并且會為了自己的意見而辯論。
第三叛逆期
青春期,是孩子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家長再想補救,難度就大得多了。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指引,父母必須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
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明白,孩子在青春期時期到底是叛逆還是脆弱。
2-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
孩子在這個時期,無論是從心理、生理上,還是從心理上,都開始走向獨立。此時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愛和理解,更需要父母能夠懂他、尊重他。
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并給予他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他,幫他在內心種下一顆種子,讓他長成參天大樹。
父母需要懂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因此,要懂得尊重孩子,給予他足夠的空間去成長。
3-6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當孩子到了6歲的時候,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建立自我意識,對自己的事有自己的看法。當孩子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時,無疑就是一個完美的開始。
我們需要在平時,給孩子一定的幫助,讓孩子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家庭中的事務中,如果家庭成員有意見分歧,要告訴孩子,這是社會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完全都是他人解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更多的去引導孩子。
在這個階段,家長不要總是說一些空話,需要有技巧性地表達,比如孩子表達不清楚,我們可以說:“我覺得你說得不清楚,這個方向有點像你昨天說的,你覺得怎么樣?”讓孩子對自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2、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目標,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我們還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學習目標,如,每個月要考多少分,孩子每次要考到多少分,這樣孩子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才能對學習有個清晰的認知。
并且在學習目標設立時,還要多鼓勵孩子,通過這樣的方法去幫助孩子建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要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逐漸建立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3、不過度獎勵,學會“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在孩子沒有達到某種目標時,就會對孩子進行懲罰,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我做不到,媽媽不會愛我”的陰影,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變得缺乏自信,自卑感,失去上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