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不聽話怎么管教?
這是很多父母都特別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那些管教較多的孩子,不管家長如何“調教”,就是不管用,甚至會出現孩子還不聽話,讓家長瞬間就炸了。
但其實,家長如果這樣干了,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心里還會抱怨父母,孩子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親子之間會漸行漸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01
和孩子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
“孩子不聽話,打兩下就好了。”
這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對于孩子的管教,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就是要打,要罵,才能管教好。
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和孩子好好溝通,而不是以暴制暴,導致親子關系漸漸冷淡。
小編認為,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僅是因為叛逆期的緣故,更重要的是因為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對,導致孩子“性格不聽話”。
如何“對付”不聽話的孩子?
1、選擇恰當的時機,坐下來和孩子好好溝通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立馬采取暴力,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其實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冷靜的時候,和孩子好好溝通,雙方都可以理性地分析事情的對錯。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選擇,講道理,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行為。
“我就是想看看今天是不是可以晚睡。”
“我就是想看電視。”
“已經看了半小時了,就不能再看了。”
如果孩子鬧,家長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
“你這樣鬧太久了,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也很難過,你這樣不對,你可以去玩別的。”
孩子會慢慢接受這種方式,以后再遇到問題時,就不會只知道哭鬧。
家長學會運用“我—信息”的表達方式,能夠讓孩子學會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
二、學會“我—信息”,找到和孩子溝通的鑰匙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孩子哭鬧不止的情況,很多家長會對此感到很無奈,認為孩子怎么這么難溝通,其實孩子并不是難溝通,而是我們用錯了溝通方法。
我們常用的“我—信息”是:
孩子:“我要吃冰激凌!”
媽媽:“你現在不想吃,我們去吃個冰激凌!”
孩子:“我不!”
媽媽:“你不聽我的話,我就把你帶到這里去!”
孩子:“我不!”
常常把“我—信息”和“你”聯系在一起。
“我—信息”是一種主導地位,表明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它就像是孩子情緒的晴雨表,是孩子平復情緒,解決問題的最佳工具。
家長該怎么做:
教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明確孩子需要什么幫助,并告訴他:“你需要我的幫助!”
孩子走出家庭,和父母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跟小朋友在外面玩,走著走著,突然前面來了一個小朋友不跟他玩了。
他不想玩了,但是要回家準備回家。
家長要做的是幫他穿衣,幫他解綁鞋帶。還可以告訴孩子,在路上可以跟小朋友聊天,誰誰知道小朋友不會還擊。
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別人對他不友好時,你可以把對方拉回來,讓他在游戲中進行互動。
或者說,每天堅持30分鐘的視頻時間管理,教會孩子自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羅恩·斯蒂爾伯格博士在《心理類型的游戲》一書中寫道:
“孩子們會傾向于挑戰權威,并以此來證明自己。”
孩子需要努力練習并且能夠做出合理的選擇,然后才能建立自己的行為準則。
2、有些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居高臨下
。
每個人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自己的話,但是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采取了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