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什么越罵越不聽話?這可能是很多家長常常犯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希望用責備來激怒孩子。
而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會出反效果,最可怕的是,你越罵,孩子越不聽話。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因為你說了,沒有真正了解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一方面想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到百分之百的接納,另一方面又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深深的挫敗感,這時候孩子往往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達。
這時,我們就要用更加合適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01
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情緒上頭
在跟孩子的溝通時,我們就要講究方式方法,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雙方的情緒是不是真的生氣了。
如果真的生氣了,那就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通過吼罵、體罰逼迫去解決問題。
但如果生氣的話,可以離開當下的環境,等情緒平復下來以后,再回來處理。
比如,跟孩子一起去運動,去散步,去打球,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總是宅在家里,而要出去玩,動一動,那可能就有點不一樣。
如果情緒不對了,就要及時說出來,不要憋著,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消化。
同時,一定要多給孩子鼓勵,認可他的行為,你的認可和認可會給他力量,有時候,只要一句話,就能讓他走出情緒的泥沼。
3、以身作則
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鏡像。
家長是孩子的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人生的風水。
如果父母成天玩手機、看電視,孩子自然也會學著學會。
既然手機可以成為我們的“保姆”,那我們就應該合理分配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給孩子手機。
1、根據孩子的特點
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廣闊,眼界也會越來越開闊,不再是只盯著學習,如果能為孩子找到興趣愛好,將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我和我先生的童年是在農村的日子里度過的。
那時候,村里的小孩沒有父母,有的只有奶奶和哥哥,村里的小朋友都在放羊,于是他們幾個便結伴放羊。放羊的孩子會早早地回家來。放牛的孩子見到羊就往往趕歡快地奔跑。放牛的孩子見到羊就趕緊拿起課本教他們背誦。放牛的孩子見到羊都想往家里裝小豬跑,還主動讓他們把自家的羊放到自家的羊嘴里。我和我先生的兒子也是如此,放牛的時候他們在放羊,羊比較自由,放到羊圈后就好像看天敵一樣,總是躲著羊群里。
后來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有網癮的。但是他們不上網,不回網吧,不和別人玩,就是在自己的空間里呆著。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怎么幫助他們?
1、跟孩子一起制定計劃
有的時候家長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想給孩子一個遠離網絡的機會。但是事情到這里來不及了,這個網癮是一個發展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就是指上網成癮的人對網絡的過度使用會導致他們的社會功能障礙。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度。
但是對于家長來說,能不能幫助孩子戒掉網絡,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這個度是因人而異的。也就是說孩子沒有沉迷網癮,只是游戲成癮。
而且網癮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他們長期心情不好,容易激動,而且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激動,做出很多魯莽和危險的行為。
例如,他們在玩游戲的時候,不小心突然說了幾句話,甚至有時候會把游戲主播帶著走,跟自己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