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手指甲咬衣服角是焦慮癥嗎?
每個孩子都有這種感覺,這個時期是心理上的過渡期,喜歡咬指甲就是一種焦慮癥。
那有沒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會比較好的方式去緩解孩子的焦慮癥呢?有的,是需要跟孩子具體談談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般來說,孩子咬指甲屬于一種常見的情緒問題,我們首先排除掉主要的壓力源,然后找孩子焦慮的原因。
1.原因
如果是因為壓力,你需要知道,孩子咬手指甲是不正常的行為,所以,這些原因造成了孩子咬手指甲。
2.想法
如果是擔心,可以跟孩子說明,媽媽不是不擔心,而是擔心。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咬手指甲的背后,是焦慮,那他咬手指甲是為了緩解焦慮。
3.應對方法
焦慮的另一種解決辦法,是“轉移”,焦慮時做一些積極的事情,比如多聽聽音樂、好好逛街、打打球、跳跳舞、和父母聊聊天等,這些放松的方式,可以緩解焦慮。
4.解決辦法
這次,父母要先幫助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后再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
“你看,媽媽也知道你很焦慮,每次去上興趣班,都會緊張,因為其他的同學都在上,如果你不上,就會影響到別人,如果你不上,就沒有朋友了,”
一開始孩子并不理解,聽到這話,這位媽媽只覺得這是一位“佛系媽媽”,其實這位媽媽不僅沒有給孩子解壓,反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焦慮的原因,讓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孩子“焦慮”的原因
1.父母的焦慮情緒
父母的焦慮情緒,大多數都來自于對孩子的教育。
父母擔心孩子的未來,對孩子的成績非常的看重,孩子小小年紀,就要奔波于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父母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在孩子的心中就會形成一種焦慮的氣氛。
在這種氣氛下,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就像有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進入叛逆期,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父母的焦慮情緒就會爆發出來,會斥責孩子不懂事,不愛學習,不懂禮貌等等。
很多家長也會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所以他們的焦慮很大程度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
在這種焦慮的情緒傳染下,孩子怎么可能會靜下心來學習呢?
4、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
當父母過高的期望值與孩子實際情況不符時,他們可能會失望,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可能會產生一種負罪感,這都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孩子的成績跟別人的孩子比,只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就對孩子進行鼓勵,給予肯定。
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有自信,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父母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陪伴、關心孩子,也能減少親子之間的摩擦。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學會調節自身的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
長期處于一種高壓狀態下,父母的焦慮是很難調節的,有的父母可能會因為擔心孩子會焦慮影響功課,而在孩子出現情緒時不愿意接受孩子的情緒。
父母可以試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運動,讓孩子明白平時在生活中得到的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可以的,但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生活的樂趣和不愉快的事情是不可能直接地和父母講的,如果自己想要通過傾訴的方式或者是獲得一點安慰或者是些許安慰的話,那么一定要憋出一個人把情緒憋出來。
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去迎合父母,因為父母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父母也會被孩子影響到。
如果父母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那么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遇到困難就不會輕易地選擇放棄,而是會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從而一步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問題,當然孩子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去模仿父母的方式,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