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多的孩子叛逆不聽話,很大程度上,是家長一手造成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非常頑皮,總是喜歡跟父母唱反調,常常讓父母氣炸,自己也很是受傷。
12歲多的孩子,好像特別叛逆,常常會讓父母感到束手無策。但有一些家長會用奇怪的方式來應對,他們會將孩子的叛逆歸結為“叛逆”:
“我家孩子以前很乖的,最近變成這個樣子,這該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現在每天都在做什么呢?”
“他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不好好學習,我看他干什么呢?”
……………………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變得特別難管,不聽父母的話,家長會覺得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自我意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強烈的叛逆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可以獨立,自己的想法可以說得再合理,甚至用自己的“小聰明”去控制和否定其他的事物。
雖然很多家長也會因此而自豪,但是,他們在對待孩子上還是會時不時地用自己的“小聰明”去應付孩子,而沒有想過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
而且,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對事情也會有自己的看法,所以,父母對于孩子的這種想法和意愿,反而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為了父母而考慮的,而是感覺自己是被默認了的,所以孩子就會更加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
因為在他們看來,反正我自己說什么都是對的,我為什么要聽你的話?
這就是典型的家長式,因為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存在,他們給予孩子的一切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也因此,孩子才會產生叛逆的心理。
但如果孩子長大后,父母依然沿用這種思想,那么等到孩子的人生經歷的時候,家長也會覺得自己的這種思想已經落伍了,因為“聽話”對孩子來說已經喪失了可以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尺度,也就意味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2. 因為自己的角度不同,認為家長的做法不符合孩子的心意
在很多家庭中,家長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正是因為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家長的認同,所以才會遭到批評,而孩子認為家長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久而久之就會把家長的話當成耳旁風,更加不愿意聽從家長的話了。
3. 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孩子在學習上不愿意去學,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或者是說教,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更加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反正自己什么都不懂。這樣的做法自然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想法,而且還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
面對孩子厭學,家長應該怎么做?
1. 把學習任務進行分類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督促孩子完成一些簡單的事情,譬如說讓孩子把當天學到的知識點寫在作業本上,家長可以再問孩子,這樣的作業量,家長會非常的累,而且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還會覺得很煩。家長可以在一旁看著孩子寫作業,等到孩子休息的時候再讓孩子去寫作業,不要總是催促孩子去寫作業,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寫作業的能力,所以,可以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2. 把孩子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家長要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他自己的思想,有他們自己的計劃,父母只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讓孩子先完成他們應該完成的任務,孩子在這樣的時間里,會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孩子就會更加的愿意去完成作業。
3. 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時間會非常的多,所以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可以在孩子的學習上來幫助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作業的時候就去陪伴孩子寫作業。
家長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都會認真對待作業,不僅讓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寫作業,而且孩子對作業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