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近幾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大學生們更需要積極地生活和學習。但我們可以從關注疫情再起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嘗試以下方法。
“防疫期間,我們有必要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姜振東說,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適當地讓孩子通過一些自己的愛好,來緩解精神上的壓力。姜振東建議,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社交圈里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在接觸的過程中感到更加豐富多彩。
“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在自己的社交圈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姜振東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在線安全”
1.教育孩子網絡安全,注意規避危險
美國一項針對英國教育領域的調查表明:在所有的網絡游戲中,家長與孩子對網絡游戲的看法與態度幾乎相同,且大多數家長都認為網絡游戲的危害大于有害,但他們并不知道,在此基礎上,中國家長的態度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種是不支持的態度,但至少表明家長支持的態度是不同的。
這種態度決定了家長對孩子玩網絡游戲的態度,而對于已經玩網絡游戲成癮的孩子,家長的態度則取決于是否存在類似于網癮的問題。
而對于這些孩子,父母往往會把這些態度簡單地歸結為“孩子玩游戲”“不學習”,然而,如果孩子已經網絡成癮,家長往往會把關注點放在學業上,而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溝通,當孩子的生活中只剩下了學習,當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時,網絡就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能夠跟孩子談一下他們對網絡游戲的看法,了解一下他們對網絡游戲的看法,對于孩子的網癮行為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可能就不會對孩子有很大的負面的影響。
03
對于孩子網絡成癮,父母該如何對待?
當孩子的問題行為出現時,父母該如何對待?
首先,我們要知道,網癮是一種行為成癮的疾病。我們要知道,網癮是行為成癮的一種成癮行為障礙,它的背后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成癮動機,所以,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行為是網癮而打罵孩子。
懲罰孩子的這三個原因是我們父母要掌握的重點。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懲罰要有度,不要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只要通過懲罰孩子就能夠讓孩子改掉網癮。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使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懲罰。
比如說,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游樂場玩耍,或者是家庭聚會,或者是旅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要跟孩子好好的溝通,讓孩子能夠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有什么錯誤,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
這樣的懲罰也是非常有效的,孩子也能夠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那么就不會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也不會讓孩子越來越多的沉迷于網絡游戲。
當然,這個過程中,我們父母也要提醒自己,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作為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包容。
這也是在幫助孩子合理的制定規則,而不是用父母的權威去壓制孩子,那么就能夠很好的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03
如何引導孩子玩手機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剛接觸手機的時候,都會被手機吸引,甚至有的孩子已經上癮,但是,如果孩子的自制力非常不足,那么,也是很難戒掉玩手機的癮的。
孩子玩手機的背后,我們總是擔心孩子玩手機太久了,影響到視力和學習成績,總是想方設法的去控制孩子玩手機,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做法其實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行為。
我們知道手機里有很多的游戲,有很多的視頻是不適合孩子觀看的,因此,我們應該跟孩子協商好,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接受,而不是利用手機去玩游戲,耽誤了學習。
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而不是一直用錯誤的方式讓孩子對手機更加依賴,這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必須嚴格遵守。
要想讓孩子不過度沉迷手機,那我們就必須在手機里放一個管控工具,那就是家長的手機,跟孩子約定,只有一個控制軟件,比如說作業做完了才能玩手機,或者說作業沒完成,或者說他沒有做完才可以玩手機,但是他的父母沒有規定,他就每天晚上都是偷偷玩手機的。孩子的父母沒有說他,但是他這個控制軟件里面,他的手機是偷偷的帶著家長的,他知道自己是爸爸媽媽的手機,所以他也就不敢讓家長知道他是在偷偷摸摸的玩手機。如果孩子不喜歡這個軟件,可以告訴孩子這個軟件里面的語音是用來聽故事的,或者是查找資料的,所以可以跟孩子約定,只有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手機,在周末的時候才可以適當的使用手機。
四、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孩子每天都需要的時間很有限,所以如果他想要玩手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家長如果在工作的時候玩手機,孩子就會認為手機很好玩,也會纏著家長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