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經常發脾氣怎么辦?其實,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孩子發脾氣,而在于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發脾氣。
小宇的媽媽是個脾氣很大的人,孩子犯了錯誤她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因此每次看到孩子犯錯后,她都會先把脾氣壓下來,但是事后她很后悔,很自責,有時候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許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會想:這孩子是不是沒耐心了,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以后我可要多加注意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于是經常脫口而出:“你這孩子,脾氣都說盡了,可怎么就是不聽話呢!”
脾氣再好的家長,也會在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甚至會做出極端的事情,所以說,有時候,父母越是耐心,孩子越是任性。
01
孩子任性的本質,是對父母的不信任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白熊實驗”,即心理學家反彈效應,即心理學家做出一個實驗,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在受到暗示之后,很容易改變其行為,即使是對的。
我們內心的一個評價系統是:我們內心的聲音。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情緒,但是當我們的情緒被接納時,它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當父母察覺到孩子情緒不對,知道是為什么而生氣時,可以跟孩子說,“我看到你很生氣?!?/p>
這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理解了。
之后,他就會反思自己的情緒,并且會主動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不至于跟父母鬧得不可開交。
3. 孩子容易情緒化
父母如果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會看到很多美好的事情。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給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種愛就不是無條件的。他們可能會表現得很叛逆,很霸道。
但是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用平和的心態去支持孩子,把自己的期待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不斷地給孩子鼓勵。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并不是只有學習這一件事,而是能讓父母有價值。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讓他對自己有更高的認同感,從而更有驅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事情。
那些青春期延遲滿足的孩子,其實內心是渴望被看見的,
如果他們感覺不到父母的接納和認可,就很容易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迷失。
所以,父母要懂得給孩子賦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多鼓勵孩子。
而不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在教育上,與其用控制的方式去控制孩子,不如多去挖掘孩子身上的亮點,
把每個孩子都當作他的好朋友,
讓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這樣才會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個家庭里的氛圍,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4
幫助孩子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也有自己的不足,作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而不是利用網絡來控制孩子,讓孩子迷失在網絡的歧途中,造成的后果。
父母要學會幫助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學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做主,適當的給予一些獎勵,孩子自然會做出改變。
5
制定規則
家長要制定規則,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制定好獎懲制度,讓孩子自覺的按照規則去學習。
對于孩子學習的內容,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去討論,去尋找答案,引導孩子去思考。
當孩子知道學習內容的用途后,學習起來就會更加的輕松愉快,也能幫助孩子更加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靠培養出來的,也不是靠家長的呵護加持,而是需要培養出來的。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家長不尊重孩子,孩子不尊重自己,家長也不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