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的孩子容易焦慮的心理
緊張是人的一種本能,焦慮也是有道理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很難完全理解這樣的人為什么會焦慮,因為焦慮的人總是有創造力、獨立性,但是,如果仔細回想一下,你會發現,這并不是焦慮癥,只是神經癥患者自己的表現罷了。
因此,所謂的“焦慮”是一種莫名的情緒變化。
而在這種焦慮的背后,都是我們作為人內在焦慮的真實反映,是我們自身的不斷壓抑和掙扎,最終還是讓我們將真正的“焦慮”帶給了孩子。
1
孩子真正的焦慮,源自于他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
當孩子說“我不想學習了”,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你會替他學習?還是為他的未來擔心?
很多父母,特別是年輕的父母,特別是母親,他們會時不時地陷入對未來的焦慮中。
今天我要向你推薦的是一個高一女生小麗的媽媽,在和小麗媽媽溝通時,我發現她對女兒的學習狀態并不是很滿意。
從孩子小學階段開始,小麗媽媽的焦慮就非常嚴重。女兒在小麗上小學前幾乎都是年級第一,品學兼優,學習成績也很好,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可是上了初中以后,小麗在學習上的表現卻跟不上,尤其是數學科目,并沒有很強的接受能力。老師經常請家長,無奈之下,小麗媽媽只能給女兒報了數學的補習班,小麗媽媽還請了幾個補習班。
到了初中階段,小麗的數學成績依然沒有絲毫的提高,為此小麗媽媽實在是又著急又焦慮,可是這種情況還是沒有什么辦法解決。而小麗媽媽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她的女兒已經是上了初二的學生,已經有了厭學的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她的母親小麗媽媽并沒有打罵她,而是在老師幫助下找了班主任老師,詢問了孩子最近的情況,
班主任老師給小麗媽媽打了電話,在了解了情況之后,小麗的媽媽表示自家女兒真的很不想去上學,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后,小麗媽媽的內心也是非常的難過和難受的,她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知道應該去問老師,到底是應該去問什么朋友,還是應該找老師去溝通呢?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件事情,之前還是一個小女孩在班級的時候,有一次在班級的學習成績公布了孩子的成績,她的班主任老師在電話里也非常的無奈的表示了這個小女孩的情況。
小女孩的成績一直都很好,所以老師并沒有當小女孩的面談自己的感受,而是說了句“你這個成績也可以的,不要有壓力”。
小女孩聽了之后,心理上是有些安慰的,但是也有所保留。
后來小女孩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之后,直接對女孩說道了一句“你這樣做,媽媽很不滿意”,小女孩雖然沒說什么,但是聽了之后心里也非常的委屈,并且有了生氣的情緒。
但是她媽媽卻說“別的同學都有手機,我們為什么不能有?孩子看手機已經成癮,如果他現在還要玩,就得為他考慮一下以后不上學的話,以后怎么找工作都沒有用。”
這樣的話語無論是從誰的嘴里說出來,都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
2
你家孩子喜歡玩手機嗎?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想讓自己成為手機控,于是就會通過手機來幫孩子“治療”。但其實,家長也是想自己一個人玩手機,何況是孩子呢?如果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讓孩子做到呢?
很多家長會把手機當成哄孩子的工具,比如“不哭,我們在忙的時候一起看看書”,但這樣的做法真的有效嗎?孩子的情緒怎么會穩定?
如果我們能幫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發泄口,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讓孩子在游戲中釋放出來,這樣不僅能在游戲中獲得專注力,也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