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慮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不少父母因為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各種狀況,總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像個“小蝸牛”。
因為孩子上了初中以后,生活和學習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對他們來說,中考和高考的壓力變得更重了,因為孩子的升學,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就變大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作為孩子的家長,大家會覺得自己能夠付出很多,已經是非常值得尊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焦慮,會放大孩子的表現,
害怕孩子在中學階段因為學習的退步,而影響到升學和生活,在這種高壓狀態下,孩子心理上也會造成很多的問題,不健康的家庭關系就會給孩子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
如果孩子在初中階段,出現了厭學的情況,那么這個階段就不建議父母用過于嚴格的方式去管教孩子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如果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過于嚴格,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比較嚴重,等到了初中階段,就更加明顯了。
4、積極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孩子進入到了初中階段之后,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明顯地下降,在做完作業之后,孩子可能就會去找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而在這些興趣愛好中,孩子還會有很多的時間去接觸到其他的東西,當孩子發現自己可以從這些興趣愛好中找到一些成就感和快樂時,對于學習也就沒有那么大的抗拒心理了。
作為父母,我們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找到成就感和樂趣,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同時,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家長也不要過于擔心,孩子的厭學情緒可能只是一時的,而不是問題的根本,因此家長也不要過分的焦慮,因為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并不能代表孩子一定要怎樣的人生目標。我們應該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孩子努力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找到可以成就的東西,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學習的道理。
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時,家長要對孩子的狀態進行關注,這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告訴孩子,他是一個學習的主體,我們更需要去鼓勵孩子的。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去迎接挑戰。
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可以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興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會讓孩子非常努力,也就是說,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有濃厚的興趣,那么,孩子才會愿意去學習。
而且,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會讓孩子越來越好。
比如孩子對繪畫的興趣,那么,家長就可以帶孩子去畫畫班,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色彩豐富多彩的人,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五、勤加練習,強化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多去閱讀,尤其是男孩子,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尤其是父親的角色,是孩子的榜樣,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第一人。
“好爸爸”簡直就是標準版的超級爸爸。
書里的爸爸,經常是“甩手掌柜”,既懶,又忙;
一個埋頭苦看的爸爸,往往就是忙碌的爸爸。
可是一個沉迷游戲的爸爸,將來怎么能有出息呢?
所以,很多家庭里,爸爸很少陪伴孩子,而媽媽是孩子的好榜樣。
如果爸爸經常陪孩子做親子游戲,他們會更愿意和孩子一起玩,增進親子關系,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斯蒂爾寫的:“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媽媽用有趣的聲音和孩子一起笑著,爸爸伸出手來逗孩子笑。
“這是爸爸和媽媽一起玩的游戲,還有游戲規則。”
“這是爸爸和媽媽最喜歡的親子游戲。”
孩子很開心地說:“這是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游戲。”
“好的,那我就讓爸爸陪你,咱們一起玩。”
孩子立馬變成了小大人,變得好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