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管教學校哪里好,孩子看見你那漠不關心的表情,就會從心底里厭惡這個孩子,到討厭那個孩子。
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怪學校不好,怪老師不好,這個世界怎么不公平,還是我的孩子在家長面前不乖,作為家長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家長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而是選擇了最糟糕的辦法,就是去“報復”孩子,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我們把“報復”的矛頭對準了孩子,那么事情只會變得更糟糕。
家長可以去求助學校的老師,并且跟校方的領導以及其他的教育人士,互相的溝通。
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樣的溝通方式去解決問題,那么事情就會好辦。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出現問題,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01
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報復”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他找來一群孩子,把他們都帶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房間里。
屋子里有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房間內裝飾物擺放著許多物品。
并且孩子們還發現,房間里有很多的東西,都是臟亂不堪入眼的,并且非常容易讓孩子染上壞毛病。
在房間里,孩子們偷聽到了外面的聲音,大家都在安靜地聽著這突如其來的噪音。
這時,孩子們的大腦就像被電擊了一樣,本能地在那里坐著,根本無法判斷這聲音是從哪里來的,唯一的感覺就是他們在房間里好好地逃下去。
經過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孩子誤會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在自己的房間里,并沒有在睡覺。
原來孩子和同學鬧矛盾,不小心把衣服弄濕了,想要和同學換一下,媽媽說讓你去換個新衣服,孩子說這件衣服不舒服,不想穿。
而且,媽媽問:我知道那個衣服不好看嗎?
孩子一聽,更加不想換,可是媽媽又說:那有什么好看的,你還沒出息。
那時候,孩子就會形成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當孩子感覺自己的這件衣服很漂亮的時候,他也會為了討好媽媽,而努力學習,不讓自己的成績下滑,可是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感都會下降,就連之前成績差的優勢也沒有了,這會讓孩子有一種挫敗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樣的優越感。
而且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又沒有勇氣和家長抗衡,于是他會下意識地想盡一切辦法,去討父母的歡心,讓父母為他高興。
那么,怎么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呢?
·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
很多孩子的學習其實都是自己的事情,就像是吃飯穿衣服一樣,家長沒有一刻都讓孩子“獨自”去做,那么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會很差,就像是“無法無天”,遇到事情不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
因為這種現象很容易讓孩子沉迷于游戲之中,無法自拔,從而讓孩子在學習上面沒有了主動性,最終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
其實,很多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學習,只不過是家長在一旁督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已。但是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在孩子還不懂得自律的時候,家長就讓孩子自己去主動學習,或者是給孩子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議。
孩子能夠自己主動學習,就是最好的一種方式。當孩子主動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議。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明白父母是為自己好。
· 多帶孩子去玩耍
其實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讓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也能夠找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孩子的潛能。
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多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接觸,可以是平時多出去玩,可以帶孩子去游樂場,讓孩子玩沙子,又或者帶孩子去爬山,讓孩子多接觸到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