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養(yǎng)大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孩子吃飯磨蹭、說話慢吞吞、寫作業(yè)墨跡,到底該怎么辦?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犯錯了怎么辦?
孩子要玩手機,怎么辦?
孩子吵著鬧著要吃冰淇淋,怎么辦?
這些場景,都是我們家的場景。
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選擇了跟孩子在睡前聊天。
聊天的過程,也是孩子情緒穩(wěn)定的時刻。
有時候,我會說:“我知道你很想吃餅干。”
有時候,我說:“等一會兒,我再陪你。”
可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很焦慮。
他會說:“媽媽,我很想吃餅干。”
其實,我知道孩子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的安撫并沒有很好地解決他的問題。
于是,我開始觀察孩子,他是不是很需要餅干?是不是很想吃包子?
后來,我試探性地問了一下:“你今天吃了一個,不一定餓壞了。”
他看了看我,果然不吃。
我說:“是的,媽媽知道你不餓,但是餅干吃得太多,你肚子真的很餓。”
“那你想吃什么?”他又看了看我,我又說:““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呢?我自己有。”
又過了幾分鐘,我去催他:“你還有幾分鐘,好不好?”
他忽然很不情愿地回答:“五分鐘!”
這時我才意識到,是我的指令無效,讓他失去興趣,而且我會命令他馬上執(zhí)行。
孩子不喜歡被命令,所以我們要換個角度,換一種思路,多給孩子說“五分鐘”,
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并沒有那么難纏著你。
當你掌握了孩子的心理,溫柔而堅定地執(zhí)行命令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
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話,而是我們不會說話。
當你心平氣和地和他說話時,他更愿意聽。
當你帶著輕松愉悅的語氣和他說話時,他更愿意聽到你的聲音。
教育孩子,吼孩子是最無力的教育。
但只有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地管教孩子,才能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暴脾氣”不是原罪
最近小競看到過一個新聞:
5歲的女兒想要玩具,被爸爸拒絕后,從4樓跳下來。
爸爸問她原因,她說:“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的陪伴,我也很羨慕,我好想和他一樣擁有爸爸那樣的爸爸。”
不得不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孩子身上,我們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我們需要經(jīng)常和孩子溝通,多溝通,讓孩子明白,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上,爸爸媽媽都會陪伴他,成為他的后盾。
心理學大師張德芬,曾說過一句話:“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言語里,預示著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父母。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文文靜靜坐在書桌前,
努力看書,
起身下筆,
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隨意涂改,
而是首先把書本的頁邊角落落
的印在上。
認真踏實,
真摯,
在課本上打起十二分精神。
第二章書讀得好,
常常受到老師表揚。
時常被請教的孩子,
往往更能受到老師的鼓勵,
心態(tài)也變得更平和了。
這一點,
老師提醒我們,
就是教育孩子愛祖國、愛人民,樹立崇高理想。
第三章書讀得好,
就是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一位家長在孩子班級群里問:
“孩子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
群里的一位媽媽說:
“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會引導孩子關注班級群里的家長,
及時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