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感覺壓力大焦慮怎么辦?一起來看看這些方法
。
大家好,我是老鄭淵潔。我家寶貝1歲半了,剛開始每天早上都焦慮的特別大聲,我們都以為他是因為睡懶覺或者睡懶覺而生的。一直到近一個月前,我們嘗試著每天晚上讓他去做一些小的戶外活動。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他開始接觸一些沙漏,蹦蹦跳跳一玩一整天,我們才明白,那是因為他的內心真正被愛著,被滿足的需求,被無條件的被滿足。而且我發現,在感覺到被愛的時候,他的情緒是快樂的。
通過觀察發現,我和孩子的互動是快樂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問孩子,是不是感覺很累,孩子說,媽媽,累,我要睡覺。我說,不累呀,我們都是成年人了,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工作,沒有多少精力去照顧到你。而且你還很聰明,有些事不用操心,慢慢來,媽媽陪你。
我對孩子說,你真的是很棒啊,這么小的年紀,這么能干,媽媽相信你以后會有能力照顧好自己。
第二天晚上下班以后,我對孩子說,媽媽給你寫了一封信。我在這里寫完了,但是孩子當時沒有回復,后來我就打電話給你了。但是我心里一直有個聲音,不知道怎么辦,我特別擔心你。
第一,你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對嗎?孩子很抵觸,所以才會一直不聽話,一直不配合。
第二,你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因為不舒服,所以才會不聽話。
這里有兩個理由可以幫助你區分,第一個理由,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見一個叛逆期,這是正常現象,家長應該正確看待。第二個理由,孩子從兩歲半就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開始變得不聽話,而且脾氣很大。
其實他們可能是在尋找自己心中,自己的秩序感,他們認為一旦自己的需求被拒絕,就會非常生氣,覺得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非常的不受自己的認知,從而會變得非常的固執。
而且在孩子進入三歲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會慢慢的覺醒,而且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小大人,會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孩子不再是什么事情都聽父母的,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孩子會全盤接受。
二、面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1、不要管控孩子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意見
2、不要在孩子面前嘮叨,減少對孩子的嘮叨
3、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關注,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4、和孩子好好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5、懂得換位思考,尊重孩子
6、和孩子交流要“換位思考”,不要動怒要探討
7、要有同理心,多和孩子交流
8、多鼓勵少批評,少貼標簽,這樣孩子才會聽你的話
9、要注意孩子最喜歡的表揚與批評,孩子只有得到家長的肯定,才能獲得自信,才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10、要有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鼓勵孩子也可以說說喜歡的話語
11、學會正確的表達,及時表揚孩子
12、不對孩子的行為妄加評判,夸獎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不要逼著孩子說“不”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學會傾聽,不急于評價,不著急說教,可以去引導孩子,或者問問他的意見,鼓勵他多說,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愿意跟你聊天。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