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焦慮癥害怕生孩子怎么辦?
現在很多媽媽還處在有這種擔憂的狀態,這也是,如果這個媽媽長期處于焦慮,等到孩子出生,又在老公和孩子面前,那么這就需要媽媽能夠忍受住,這時候要有足夠的自我空間,那就更難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媽媽的注意。上海一個媽媽,只要她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要求,她都會參與進來,但是為什么,這個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反而不知道怎么幫孩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首先,這位媽媽,她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確實是非常重視的。在媽媽的意識里,對孩子的教育是希望他能夠能夠有一個好的成績,能夠有個好的未來,她的行為和態度都是在為孩子將來的將來做好鋪墊。
因此,她對孩子的學習管理非常嚴格,孩子也十分出色。
可是,為什么這個孩子會如此優秀呢?
據心理學家調查發現,這個孩子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在智力上卻沒有任何的成就。因為在他的眼里,學習是不快樂的,因此他也很痛苦,因此他才會厭學。
而另外一個孩子則相反,他很懂事,他知道自己不應該為父母、老師而擔憂,所以他成績很好,但他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厭學也只是他逃避學習的一個手段。
這兩個孩子的共同點是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對學習沒有目標,對學習沒有需求。
孩子對學習沒有任何渴望,所以他就不想學習。所以他也沒有動力。
在他表現出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和老師應該是首先判斷,孩子為什么沒有學習動力,也不是孩子沒有目標,也不是孩子真的沒有學習。
而是孩子的這種狀況持續很久,你才發現原來他的問題是他遇到了一個困難。
那么這個困難是來自于哪里呢?
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個重要的知識,什么意思?叫做我們的潛意識。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還沒有工作的時候,潛意識就會把這個意識傳遞給他的孩子,他的潛意識就會認為自己是有學習的能力的。所以他首先會愿意學習。
當他潛意識學習的時候,他就會去學習。
當他沒有學習的動力的時候,他就會看一些玄幻小說或者漫畫書,然后去模仿,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潛意識就會接收到一些信息,他會喜歡看一些玄幻小說或者漫畫書。
但是孩子沒有一個獨立學習的習慣,他的潛意識是把學習和自己的情感聯系在一起。
我在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客戶,做了兩年多的建筑工人,他感覺到自己的知識是更新迭代的,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想要把這個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這個時候他就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好奇心,一種吸引力。
這個時候他會去學習,而且會很認真,他的求知欲旺盛,就會激發他主動學習的內在動機。
那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呢?
其實和孩子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他自己就會思考,這個問題究竟是怎么產生的?而這個過程中,家長會直接就把孩子的問題定義成“小朋友的問題”。
“問題是,小孩不是一個特定的群體,每個孩子的發展過程是不一樣的,是循序漸進的。”
在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確實有一些進步,你應該馬上給予鼓勵,而不是去給他貼標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可以說:“我看到你的提問很認真,也會主動提出問題,咱們一起研究研究研究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我看到你最近的表現很棒,不僅消滅了自己的知識漏洞,還對答案本身很有興趣,你能從數學思維過程中獲得很多的啟發。”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知道你不是不想學,而是有這種困難的時候,你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我們還可以試著跟孩子分享一下他/她的經歷。
這樣,孩子就能夠通過思考,把這件事情重新拉回到學習中。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看起來好像很難的問題,我們能夠明確指出來,孩子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父母怎么做,或者直接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父母不斷地耐心,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遇見難題不要著急,父母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做,我們要明白,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出自己的訴求,而不是你替孩子去解決問題,他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這就好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一樣,我們不能保證在最后一刻都能夠獲得冠軍,但是要讓孩子在最后一刻,讓他們學會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09: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