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好孩子很焦慮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女孩,她因為媽媽把她給鄰居的女兒送進了一所非常貴的幼兒園,不管她多乖巧,多么優(yōu)秀,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這個小女孩每天到了晚上就開始失眠,爸爸媽媽都沒辦法了,爸爸媽媽要上班,只能把她接回家照顧她。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女孩被抱著哄睡著后,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于是小女孩就打開窗戶,跳下來,看到天上的月亮,月亮和爸爸媽媽,她也嚇壞了,然后躺在了地上,不愿再起來。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她會高興,她也會不舍,想要爸爸媽媽陪在她身邊。
當父母陪伴孩子時,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哭鬧是有人陪著的,她會很興奮,這時,爸爸媽媽要跟著她一起,跟著她,會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和被重視,她的情緒也會得到緩解,這種安撫會讓孩子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再讓她說出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才有一定的抒發(fā)的空間,也不會動不動就哭鬧。當父母的注意到她的情緒時,會更加包容,陪著她一起慢慢平復情緒,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這個過程也能增進親子關系,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給予的信任。
3.不要放棄孩子
有很多父母放棄孩子,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毀了,因此,很焦慮,很痛苦,尤其是在一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旦孩子表現(xiàn)出了某些壞習慣,父母就會非常的焦慮,生怕孩子就此墮落,于是就開始對孩子的行為百般挑剔,想盡一切辦法子地去改變他,幫助他改正壞習慣,但最后卻發(fā)現(xiàn),父母的所有行為都是傷害,都是在給孩子制造恐懼,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港灣。
4.有條件的愛,可以體諒孩子
父母有條件養(yǎng)育孩子,可以滿足孩子內心的想法,但父母沒有,并且沒有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傷害。他們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無法承受。比如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只是體諒孩子的錯誤,并且告訴孩子犯了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時候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是否定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看來,父母不尊重自己,是最難受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透明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個與人為善的人,實際上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父母應該有原則,該放手的時候要讓孩子去嘗試,而不是只用命令的口吻去說話。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給孩子一些自主的選擇權,比如說當孩子想穿什么衣服,家長在旁邊給孩子多準備一件,讓孩子自己思考一下,而不是直接幫孩子做出選擇。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尊重,同時也讓孩子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
3、有自己的思想,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叛逆”,并非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而是在于父母的思想觀念不一樣。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都是80后,所以生活條件普遍比我們那個時候好太多,所以,也因此,當孩子出現(xiàn)叛逆的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應該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
1. 盡量少打罵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習的對象,所以說,孩子有什么樣的習慣,都是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如果家長身上有以上2種習慣,那么一定要及時改正。如果家有一個孩子的話,那么家長就應該盡量少打罵孩子。因為,越是打罵,孩子就越容易叛逆。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告訴孩子原因,找到原因后,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2.
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這里要說的溫馨環(huán)境,不僅僅是溫馨的家庭,還是溫暖的家庭。要懂得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的感情才是孩子真正的心理依靠,平時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陌生感,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