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孩子不聽話 怎么辦
孩子到了7歲的時候,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了,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想聽到爸爸媽媽的催促,這個時候父母如果還用原來的方法去要求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經歷強烈的獨立意識,他們開始強烈的排斥父母的嘮叨,對于父母的嘮叨通常都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甚至是說出讓父母傷心的話語。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的這些表現是為了表示自己的獨立意識的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1.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
這個時期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自己已經是成人,渴望得到尊重和認可,不希望再像小孩子一樣被要求,不再被家長當做小孩子來對待。
他們渴望自由,渴望長大,渴望被尊重。這時候,家長不能再像對待小時候那樣對待他們,他們渴望自由,所以就會通過和父母對著干,來表達自己的獨立意識。
2.尋求關注
這一時期的孩子會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這個時候,父母總是忙于工作,孩子缺少陪伴,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關注。他們希望父母能多陪伴自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會逐漸疏遠,有的孩子寧愿和同學朋友出去玩,也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交流。
3.家庭關系變得僵化
父母關系不和諧,常常吵架,甚至動手打孩子,這個時候,父母的形象就會變得非常的消極,變得越來越差,就會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由于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總是通過大聲責罵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從而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當孩子出現一種心理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二、避免孩子抑郁情緒的出現,家長要避免孩子抑郁情緒的出現
1. 少在孩子面前說自己的不幸
現在的父母都很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成績不好,孩子就會有很多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抑郁情緒的出現。
父母對于孩子的成績,總是比較心疼,他們會不想讓孩子過多地去考慮自己的感受,經常的去炫耀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輸給別人。
父母的這種做法無形中就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越來越自卑,如果孩子的內心變得沒有力量,那么他們也就很容易抑郁情緒。
2.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培養孩子一些興趣愛好
孩子抑郁情緒的出現,除了自身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想法沒有人懂,才會出現抑郁情緒的產生。
所以,父母在發現孩子出現抑郁情緒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在課余時間去交友,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只想著靠花錢買各種證書,找那些所謂的專家來給孩子開導。
3. 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出現抑郁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暫時放下心情,在生活當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緩解孩子的抑郁情緒,找到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慢慢地緩解了心理壓力之后,就會慢慢地恢復正常,有些孩子的抑郁情緒還會伴有生理不適。
另外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抑郁情緒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一些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忘記這些負面的事情,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比如帶孩子旅行,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等等,讓孩子慢慢地脫離這種抑郁情緒的困擾,孩子也能夠慢慢地恢復過來。
當孩子出現抑郁情緒的時候,家長也不能太過于著急,不要責罵孩子。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也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幫助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慢慢地從抑郁的情緒中走出來。
最后,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做,讓孩子能夠在假期中找到一些樂趣,讓孩子能夠放下手機,走出房門。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后,就不會沉迷于手機了,就不會沉迷于虛擬的世界了。
總之,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循循循善誘,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壞習慣,才能讓孩子真正地走出擺脫手機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