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考前焦慮
焦慮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緒,是對外界的過度擔心和擔心,它幾乎占據了我們生活的全部。
但是如果孩子在考前,已經處于了焦慮狀態,怎么辦?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我就放手吧,讓孩子自己考,不要總想著去“代辦”,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學會“放松”,并且在緊張、焦慮、焦慮的情緒中平靜下來,這樣才有助于緩解。
這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適度的焦慮并不會“傳染”焦慮,甚至不會“傳染”焦慮。
而當焦慮過了,處于過度焦慮狀態時,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上會產生更大的變化,比如引發一些身體不適的癥狀,這種焦慮和不適感會進一步加重孩子的病情。
所以,我們必須幫助孩子保持平常心,要告訴孩子,考試雖然重要,但它是對自己一種人生經歷,一種過去,一種美好的回憶,考試結束了,可以開心的迎接新學期。
05 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
上面提到的小朋友豆豆的例子,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在班級里是第一個被同學欺負的對象。
豆豆一直不告訴媽媽,因為他有一個歷來很愛媽媽的朋友,但是媽媽因為工作忙,根本沒有時間管他,豆豆很怕麻煩,也有幾次謊稱媽媽不在時,她就開始夜不歸宿。
為了讓孩子早日康不再受欺負,豆豆的媽媽沒有勉強孩子,而是花更多時間來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意識到被欺負了,以后自己要勇敢的說不,沒有什么事情會讓媽媽失望,而且還有更多的東西。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怎么辦?
豆豆的媽媽非常理解,但是最近的咨詢中,豆豆的媽媽卻感到很無力。
豆豆媽媽說,在學校當中,老師總是批評她,同學經常嘲笑她,豆豆為了逃避現實,就會沉迷到游戲當中,有時候甚至離家出走,因為想遠離父母,讓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變成敵對。
豆豆的媽媽對豆豆的爸爸說,孩子現在已經不愿意去上學了,讓他到工地上干活太累了,不想干活了,想一想就能好好學習。
豆豆媽媽說,她只想孩子好好學習,可是希望他能給別的孩子做個好榜樣,在工地上搬磚,種地,按時按時完成作業,不想自己花錢出去打工掙錢。
也沒有辦法,豆豆爸爸還有個同學,畢業就在工廠上班,平時工作繁忙,所以,也沒有辦法好好學習,可是他的兒子只有初中文化,根本就沒有好好學習,所以只有兩三歲,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是,孩子的成績已經從小學畢業了,已經是初三了,而且現在有兩個初中的同學都已經考上了高中,他自己覺得讀書太辛苦了,已經厭倦了,所以想輟學打工。
而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小學畢業以后,也就沒什么好出路了,初中就應該早早出去打工,然后或者在外面找個技校,繼續讀書,好好的學一門技術,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可是,現在才上大學,以后的路已經很長,以后很難走了,還有的孩子呢,就放棄了,就只能一直在家打工,而且會一直跟著爺爺奶奶,自己家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差。
父母不想讓孩子再繼續上學,就逼迫孩子去打工,讓孩子感受一下打工的艱苦生活,孩子就知道了,當初不好好讀書,只能是要承擔全家人的壓力,跟父母一樣,受這些壓力。
那時候,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父母沒有幫孩子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在上學前沒有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到了上學的時候,又沒有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自然就會下降。
所以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學校中取得成績差的孩子,一定不要放棄他
在學校中,每個班級都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現象比較多。家長也不要放棄他,要努力幫助他找到學習的好方法。
要知道,真正的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他愛上學習,而不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他被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