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心理中心有一個很好的功能,就是讓那些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安靜下來,多去觀察孩子,然后再具體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你知道嗎?著名心理學家艾里克森人格理論在家庭教育中也有很好的作用。
他認為,叛逆的孩子自我意識強,有自己的獨立的想法和判斷,不希望他人介入自己的學習生活。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能與他們針鋒相對,而是要理解孩子,陪孩子一起度過叛逆期。
我有一位學生的家長,她的女兒上高中,男孩已經上高二了。
她們夫妻倆對于孩子的學習很重視,想要男孩在學習上面大發橫財。
但女兒成績并沒有因此而提高,她發現女兒平時成績挺好的,但成績在班上依然墊底。
這位媽媽就和她女兒聊了很多,最后女兒敞開心扉,說她真的不喜歡媽媽對她的態度,也不喜歡爸爸總是打擊她。
她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而且爸爸已經嚴厲地批評過她。
她其實也知道,媽媽是愛她的,希望她能考個好成績。
但是她一直在逃避現實,她真的不想面對現實,但是每次都會壓抑著自己。
第二個女孩的故事就非常精彩,她在初中時,因為成績不好,經常被老師批評。
她覺得很自卑,感覺所有人都瞧不起她,覺得自己不配得了不起。
然后就很努力地想努力學習,可是成績卻一直上不去,不知道怎么回事,成績就下滑得厲害。
她經常就會莫名其妙地覺得,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還是達不到媽媽的期望,都達不到媽媽的要求。
最終她開始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甚至崩潰,想要輕生,再也不想考了這么大的成績。
媽媽聽了以后,并沒有給她施加壓力,而是安慰她說,每個人都是會遇到困難的,尤其是現在的職場競爭壓力,沒有人能在強大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學習也是如此,要像平時的自己考試一樣,把每次考試的平均分定為目標,并且絕對化,讓他在不明白什么是難點、是突破還是未知的時候,不要慌亂陣腳,慢慢來。
很多時候,父母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想法,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
只關注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不關注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很壓抑。
三、父母如何做好表率
當我們在要求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自己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父母在要求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自己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都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只要好好的去學習,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
可是我們的父母,都是從沒有在學習中成長的,也許我們是孩子的爸爸,也許我們是老師,也許我們是剛工作的老板,也許我們是營銷人員,也許我們的家庭教育好像都是一樣的,孩子就是我們的一個標簽。
不管怎么說,教育孩子,都是一門藝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面對孩子的叛逆期,我們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好應對方法。
1. 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家庭環境
俗話說得好,環境造就人,父母經常的在家里面說的話,對于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每個階段,父母的教育引導對于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
孩子的習慣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形成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可以說,孩子的行為習慣來自于家庭,來自于父母的熏陶。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的品行是家長的習慣,教育方式是孩子行為習慣的反映。
例如,孩子身上出現的不講衛生、不守時、不懂禮貌的毛病,往往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導致的。
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孩子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那么孩子的未來將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 01、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想孩子改掉自己愛遲到、愛拖拉的壞習慣,那么家長首先就要先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做好榜樣。
沒有人不愛早睡早起,可是如果家長每天都是早上賴床睡懶覺,那么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會被家長影響。
所以,家長要想孩子改掉賴床的壞習慣,自己也要先改掉這個毛病。
● 02、 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想要孩子改掉賴床的壞習慣,那么家長就要做出正確的引導,不能總是嘮嘮叨叨,將孩子嘮叨得一無是處,這也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以耐心去面對孩子,不然就會將負面影響帶給孩子,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要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適當的去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