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好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已經開始關注孩子學習了。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確實很優秀,不讓大人操心。但他們總是一副頹廢、愛生氣的樣子,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想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就會發現他們的父母總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對他們,給他們報很多補習班、興趣班,有些孩子明明很努力的學習了,可成績卻不進反退。
這就是所謂的不聽話的孩子,也許是因為父母在背后用最“不聽話”來對待他們,他們就開始叛逆了。
其實不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聽話的孩子。
孩子不聽話的背后,或許是父母對孩子的不聽話,卻看不見“看不見”的差距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有位媽媽帶著孩子來家里串門。在飯桌上,媽媽對正在看電視的三歲的孩子說:“你趕緊把作業寫完,寫完了媽媽再陪你玩。”孩子歡快地答應了,但寫作業的時候,媽媽就在一旁看著。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哪怕寫錯了一個字,媽媽都會說:“怎么這么不小心呀?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寫作業又快又好?而自己家的孩子呢?”
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位叫做馮雨桐的女孩,高考之后,和父母回老家待了7天,第二年開始嘗試復讀。高考后,成績公布了,她的成績超出了父母的預期,讓父母開心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的問題。
她說,她在和女兒的媽媽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媽媽其實更關心的是女兒的成績,她在女兒的成績上給予了很多幫助。
雖然她的鼓勵不夠,但孩子的成績在不斷地努力下滑,她對女兒的鼓勵卻依然是非常有作用的。
高三時,馮雨桐還在備戰高考,但她想讓女兒好好沖刺,說不定能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到時就能有一個不錯的工作,到時候考上一所好的大學。
所以在她的鼓勵下,女兒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
高三下學期,因為疫情原因,馮雨桐從居家學習變成了在學校住宿。
最后,高二的時候,女兒狀態變得很差,狀態也很差,她和我們說,老師我上課聽不懂,想要轉學。
對于這個情況,馮雨桐的班主任建議,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感覺到學校生活的樂趣,她愿意和她分享學校生活。
如果是考試后再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馮雨桐媽媽就要多關注一下女兒的心理狀態了,
可以多鼓勵她,
告訴她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去戰勝困難。
“我相信,我們也會慢慢走出來,走出陰霾看到陽光。”
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影響深遠的。
我們可以像馮雨桐媽媽那樣及時發現,并給予指導。
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比如《一種愛的教育》,
告訴他每個人都有這種天生的性格,只要你有一顆向上的心,擁有一顆向上的心,就一定能夠擁有美好的人生。
04
我是一名陪讀媽媽。
我家常備了一些閱讀書籍,大家一起分享給我。
每天晚上,我都會問兒子:你的讀書筆記寫得怎樣,了解故事情節嗎?
他也會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讀書筆記。
但他讀書的時候,明顯地感到枯燥乏味,讀起來像是完成任務,讀起來有一種沉重的負擔。
之前,我是這樣陪讀孩子的,他不喜歡閱讀。
我和他約定每天閱讀半小時,這個計劃非常容易達成,他能執行得很不錯。
現在每天晚上陪他讀書,讀完了我還要給他講書中的故事。
這個過程很難,我需要很多時間,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