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被婆婆諷刺
什么?要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不能得魯小花拿生塊、撒狗糧就成了;還有很多婆婆用兒媳婦跟她商量,吃飯的時候為了看電視、睡懶覺,婆婆說你現在生了孩子要這樣,你可要好好說,他們說我的理,讓你聽我的,你就不聽,那我就只能忍了,因為是我生的,不能打罵啊。這就是人性的教育。
這個婆婆本身性格又內向,又自卑,雖然嘴上說得好聽點,但說話特別不禮貌。這種沒教養的性格也會影響到孩子,成為她以后的“害羞”。還有就是不敢結婚。一結婚,就覺得肚子疼,不舒服,這就是遺傳基因的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是誰導致孩子內向?
如果家里的大人就是內向的,孩子有這樣的性格,多半和媽媽的性格也有關。如果家里的老人是外向的,孩子性格內向。那么孩子性格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媽媽的性格和媽媽的性格有關。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甚至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因此,媽媽性格內向,對自己的家人就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當媽媽過于悲觀,悲觀的評價自己時,她會覺得自己是在為媽媽而活,也就不敢去冒險,不相信自己的真實水平,遇見什么事情都會有消極悲觀,只會想著躲避和逃避,而不是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自卑,是一種消極悲觀的心理。自卑的孩子,總是瞻前顧后,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在夸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口頭禪“真棒”“真好”之類的詞語,家長們可能并不知道,為什么會用這種話語去刺激孩子,讓孩子更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
長期以往,孩子會失去自信,覺得自己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只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從而變得自暴自棄。
家長應該在孩子的努力中多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通過觀察,發現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交流,往往是因為她的內心很自卑,渴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內心的焦慮,所以才會把這種行為當作一種防御機制,對待一些事情,因為這份擔心就會將所有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
適當地讓孩子進行自我調整
,當孩子看到自己的負面情緒被父母及時排解出去的時候,她自然也會在這種方式下慢慢的減少焦慮,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陽光開朗,積極向上。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