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孩子上一年級家長的焦慮?我覺得,家長們普遍焦慮的是孩子“超前教育”和“幼小銜接”。
超前學習的影響力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這樣一則新聞: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位爸爸因為兒子今年3歲,為了讓兒子上一年級,把他送到了幼兒園門口,同時也是在校門口看到一些哭鬧的孩子,而這些孩子當中,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上一年級了,有一個人卻一直在等著孩子。
為了防止兒子在幼兒園門口大哭,他爸爸就抱著他,告訴他:“只要你喜歡上幼兒園,我就陪你去。”
于是,孩子就坐在門外的凳子上,一邊哭一邊看爸爸,爸爸從背后跟著兒子,生怕一個人落淚。
眼看著孩子就要上小學了,這位爸爸突然打斷了他的話:“爸爸想去看看,看到了什么。”
等孩子回家后,果然看到了一件讓他特別喜歡的玩具。
回家后,爸爸沒有說其他的,而是陪著孩子再看了幾分鐘,最后,爸爸跟孩子說:“寶貝,不能把玩具看了,再看了動畫片,就不能再看了。”
孩子在看完動畫片之后,一會兒就停下來了,又繼續看了。
這樣的情景,我們看過無數次了。所以,當孩子哭鬧著要某樣東西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說:“寶貝,再看一集就要睡覺了哦。”
等到孩子平靜下來之后,給他一個擁抱,并且告訴他:“寶貝,媽媽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我們還要再看一會兒,我們一會兒就要睡覺了哦,對嗎?”
當孩子停止哭鬧之后,父母還需要給他一些自由,比如選擇讓他們自己待在家里,或者說讓他們幫忙干些小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允許他們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在被尊重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他人。
三、建立規矩的時候不吼一聲
其實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比較暴躁,只要孩子不聽話,或者是犯了錯誤,他們就會大聲吼大。但是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給與孩子適度的懲罰,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錯誤。比如孩子不聽話,并不是一味的大吼大叫,父母可以跟他們說:“對不起,今天的行為讓我很不舒服,所以我需要你可以原諒我。”而不是直接的說:“你不許玩了,你傷害自己。”
父母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有監督,但是,不要包辦替代,比如孩子對整理和使用收納的事情,父母不應該只是直接幫他做,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
4、要用行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性格可能會變得非常叛逆,或者是自卑,或者是過于聽話,這都是負面情緒的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善于發現,及時發現孩子的負面情緒,并且幫助孩子排解負面情緒。
鼓勵孩子多和他人接觸,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這樣的陪伴孩子長大后才是真正的陪伴。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有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能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好,才能有效的溝通,引導孩子。